英国索尔福德全年天气怎么样_英国索尔福德全年天气
1.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杀死癌症干细胞
2.曼彻斯特是个小城市吗?
3.曼彻斯特什么最出名?
4.不列颠之战的战争经过
5.曼彻斯特英文
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杀死癌症干细胞
拣起狗来砍砖头,倒叫砖头咬了手。昨夜做了个奇怪梦的深空小编给您说说新闻。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不让大家久等了,下面马上进入正题吧。
研究人员测量了3种天然物质,3种实验药物和1种临床药物对癌症干细胞代谢的影响。
这项发表在Oncotarget上的研究是维生素C可用于靶向和杀死癌症干细胞的第一个证据,癌症干细胞是导致致命肿瘤的细胞。
索尔福德大学转化医学教授Michael P. Lisanti博士说: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用一系列天然物质和蜜蜂衍生的CAPE)靶向癌症干细胞。 ,但迄今为止最令人兴奋的是维生素C的结果。
维生素C价格便宜,天然,无毒且易于获得,因此使其成为对抗癌症的潜在武器将是重要的一步。
癌干样细胞被认为是化疗耐药的根本原因,导致晚期疾病患者治疗失败,并引发肿瘤复发和转移。
索尔福德小组着手评估癌症干细胞的生物能量学-允许细胞存活和繁衍的过程-以破坏其新陈代谢。
他们专注于能量转移,他们在实验室中测试了7种物质,临床批准的药物替比妥醇,3种天然产物,水飞蓟宾和抗坏血酸)以及实验药物对细胞系的影响。肌动蛋白,FK866和2-DG。
尽管他们发现天然抗生素肌动蛋白和化合物FK866最有效,但天然产物还抑制了CSC的形成,其中维生素C的效价比2-DG高出十倍。
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先前的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作为无毒抗癌药有效,最近,日本的维生素C证明其可使死亡率降低25%。但是,其对CSC活性的影响尚未得到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作为糖酵解的抑制剂,从而促进线粒体中的能量产生。
首席作者,索尔福德团队的另一位成员格洛里努切利博士补充说:这进一步证明,维生素C和其他无毒化合物可能在抗癌中发挥作用。
我们的结果表明,它是用于临床试验的有希望的药物,并且作为更常规疗法的补充,可防止肿瘤复发,进一步的疾病进展和转移。
欲要知晓更多《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杀死癌症干细胞》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曼彻斯特是个小城市吗?
市名
曼彻斯特市(City?of?Manchester) 别称 棉都(Cottonopolis)、北方之都(Capital?of?the?North)、第二城(Second?city)、仓库之城(Warehouse?City) 格言 Concilio?Et?Labore(拉丁语:智慧和努力) 经纬度 城市位于北纬53度28分,西经2度14分。 国家?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 成员国 英格兰(England) 地区 英格兰西北(North?West?England) 郡 大曼彻斯特(Greater?Manchester) 行政中心 曼彻斯特市中心(Manchester?City?Centre) 建立 公元1世纪 城镇特许状 1301年 建市 1853年? 格林·埃文思(Glynn?Evans) 下院议员 保罗·乔金斯(Paul?Goggins)(英国工党)? 杰拉尔德·考夫曼(Sir?Gerald?Kaufman)(英国工党)? 约翰·里驰(John?Leech)(英国自由民主党) 托尼·劳埃德(Tony?Lloyd)(英国工党) 格雷厄姆·斯君格(Graham?Stringer)(英国工党) 面积 市内和各自治区面积共115.65平方公里。 海拔 全市平均海拔78米。 人口 市内和各自治区人口共45.2万人(2006年,英国地区第5名),人口密度3,815人/平方公里。大曼彻斯特人口224.03万。曼彻斯特都会区人口420.92万。大曼彻斯特都市郡人口254.77万,人口密度1,9人/平方公里。 种族 全市人口中有77.6%为白人,其中英国白人占总人口的71.0%,爱尔兰白人占总人口的3.0%; 混血人种占3.2%,其中1.9%为黑人和白人血统(加勒比地区和非洲); 南亚人占10.3%,其中巴基斯坦人占5.8%,印度人占2.3%,孟加拉人占1.0%; 黑人占5.2%,其中加勒比地区黑人占2.0%2.7%,非洲黑人占2.7%; 东亚及其他地区人口占3.7%,其中2.3%为华裔(2005年)。 时间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UTC+0。 邮政编码 M 电话区号 0161 曼彻斯特(Manchester)是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英格兰西北部平原,东部临近奔宁山脉。 曼彻斯特是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两百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大工业,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曼彻斯特也随着棉纺工业的出现成为新一代大工业城市的先驱。[编辑本段]一、历史沿革
19世纪初的“棉都”——曼彻斯特曼彻斯特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但它存在相比纺纱机和珍尼机(早期的纺纱机)年代久远得多。曼楚尼市(Mancunium)是公元79年由阿格里科拉将军(General?Agricola)修建的堡垒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罗马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城镇。曼楚尼市沿着瓦特林街(Watling?St.)逐渐扩展到今天的规模,连接伦敦与北方的切斯特。曼彻斯特中世纪的历史鲜人知,部分原因是城市的历史记录毁于1666年的伦敦大火。14世纪,法兰德斯的羊毛和亚麻纺织工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创了最早的纺织传统,并这个小镇在18世纪加工从美洲殖民地来的棉花奠下良好的基础。曼彻斯特有方便运输的运河、充足的水和煤炭供应,加上进取和创新的文化传统(理查德·阿克赖特发明的蒸汽纺纱机就是代表)。曼彻斯特孕育了全新的纺织工业,开创了工业革命的先河。 市名 曼彻斯特源于古英语名字“Mamucium”(奶头形状的山),后来的演化中加上了“ceaster”,起源于古拉丁语“Castra”而变成“Manchester”。 发展 曼彻斯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79年罗马人就曾在这里建立要塞,以控制从奔宁山麓到海边的通道。14世纪移居此地的佛兰芒织匠创办了亚麻和毛纺业,为曼彻斯特的发展奠定了头一块基石。 十三世纪兴起,产业革命后发展迅速。十六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纺织工业城市,它出产的呢绒、毡帽和粗棉布甚至远销海外。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东部以纺织、服装、印染为主;西部以电机与通用机械为主。食品加工、化学和炼油也很重要。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海轮经曼彻斯特运河(1894年通航)可抵本市,是仅次于伦敦和利物浦的重要港口。 崛起? 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764年,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开始了从纺织机器发轫的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1789年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从此这里的棉纺业发展得更为迅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这里发达的棉纺织工业给清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棉花分三路,原来泥沙搀杂,弹过六七遍,则白如雪,柔于绵矣。又以轮纺,由精卷而为细丝。凡七八过,皆用小轮数百纺之。顷刻成轴,细于发矣。染处则在下层,各色俱备。入浸少时,即鲜明成色。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他的叙述生动地再现了100多年前此地棉纺业的盛况。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今日 自二十世纪初因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开始受到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彻斯特的重工业设施受到纳粹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战后的曼彻斯特工业开始式微,但曼彻斯特的大城市地位依旧不变。 近十年来曼彻斯特的市貌变化很大,大量在1960年代前兴建的楼房都被拆毁,以新式建筑物取代,而旧厂亦改建成住宅公寓。[编辑本段]二、地理环境
平安夜中的曼彻斯特市政厅地理方位 曼彻斯特位于盆地之中,北方和东方毗邻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市中心位于艾威尔河(River?Irwell)东岸,靠近另外两条河——麦诺克河(River?Medlock)和埃瑞克河(River?Irk)的汇流处。默西河(River?Mersey)也经过城市南部。内城区大部分是楼房,从许多高大建筑物楼上可以看到广阔的荒野。另外,曼彻斯特河道发达,靠近利物浦港和煤矿。 气候环境 曼彻斯特气候潮湿,属于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市的平均年降水量为809毫米,降水持续时间长,但降水强度小,降水常在1个小时以上,而鲜见几分钟的倾盘大雨。 旅游时间? 无论什么季节或什么天气,到曼彻斯特旅游都非常方便。4月到9月是到访的最佳季节,但要记住,7月和8月可是旅游旺季。如果是8月下旬去到访曼彻斯特,就可以加入50万的狂欢队伍,在同志日的游行队伍里手舞足蹈。一至三月的均温度约为摄氏8度,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气温则升至摄氏20度左右。[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大曼彻斯特行政区划曼彻斯特历史上属于兰开夏郡。14年英国进行了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以曼彻斯特为中心,包括邻近的索尔福德(两市街市毗连,只隔一道小河),斯托克波特、奥尔德姆、博尔顿、罗奇代尔及其他城镇在内的都市郡,叫大曼彻斯特,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这个都市郡是英国重要的经济区和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大曼彻斯特都市郡 由10个都会自治市(metropolitan?boroughs)组成: 曼彻斯特市(City?of?Manchester) 斯多波特(Stockport) 塔姆塞德(Tameside) 奥德海姆(Oldham)(自治市) 罗奇代尔(Rochdale) 伯雷(Bury)(自治市) 保顿(Bolton)(自治市) 维根(Wigan)(自治市) 索尔福德市(City?of?Salford) 特拉福德(Trafford) 大曼彻斯特都市区 市镇有Sale、Altrincham、Cheadle、Stockport、Ashton-under-Lyne、Oldham、Bury、Rochdale、Glossop、Stockport、Middleton和Stretford。特拉福德和索尔福两市通常被理解为曼彻斯特都会区的一部份,但保顿和维根两市并不被列入。曼彻斯特什么最出名?
曼彻斯特(Manchester)是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都市群的中心,英格兰西北部平原,东部临近奔宁山脉。 曼彻斯特是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两百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大工业,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曼彻斯特也随着棉纺工业的出现成为新一代大工业城市的先驱。 一、历史沿革 19世纪初的“棉都”——曼彻斯特曼彻斯特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但它存在相比纺纱机和珍尼机(早期的纺纱机)年代久远得多。曼楚尼市(Mancunium)是公元79年由阿格里科拉将军(General Agricola)修建的堡垒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罗马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城镇。曼楚尼市沿着瓦特林街(Watling St.)逐渐扩展到今天的规模,连接伦敦与北方的切斯特。曼彻斯特中世纪的历史鲜人知,部分原因是城市的历史记录毁于1666年的伦敦大火。14世纪,法兰德斯的羊毛和亚麻纺织工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创了最早的纺织传统,并这个小镇在18世纪加工从美洲殖民地来的棉花奠下良好的基础。曼彻斯特有方便运输的运河、充足的水和煤炭供应,加上进取和创新的文化传统(理查德·阿克赖特发明的蒸汽纺纱机就是代表)。曼彻斯特孕育了全新的纺织工业,开创了工业革命的先河。 市名 曼彻斯特源于古英语名字“Mamucium”(奶头形状的山),后来的演化中加上了“ceaster”,起源于古拉丁语“Castra”而变成“Manchester”。 发展 曼彻斯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79年罗马人就曾在这里建立要塞,以控制从奔宁山麓到海边的通道。14世纪移居此地的佛兰芒织匠创办了亚麻和毛纺业,为曼彻斯特的发展奠定了头一块基石。 十三世纪兴起,产业革命后发展迅速。十六世纪中叶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纺织工业城市,它出产的呢绒、毡帽和粗棉布甚至远销海外。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东部以纺织、服装、印染为主;西部以电机与通用机械为主。食品加工、化学和炼油也很重要。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海轮经曼彻斯特运河(1894年通航)可抵本市,是仅次于伦敦和利物浦的重要港口。 崛起 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764年,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开始了从纺织机器发轫的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1789年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装备纺织厂,从此这里的棉纺业发展得更为迅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这里发达的棉纺织工业给清最早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棉花分三路,原来泥沙搀杂,弹过六七遍,则白如雪,柔于绵矣。又以轮纺,由精卷而为细丝。凡七八过,皆用小轮数百纺之。顷刻成轴,细于发矣。染处则在下层,各色俱备。入浸少时,即鲜明成色。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他的叙述生动地再现了100多年前此地棉纺业的盛况。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今日 自二十世纪初因经济大衰退,曼彻斯特的工业开始受到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彻斯特的重工业设施受到纳粹德国的严重轰炸和破坏。战后的曼彻斯特工业开始式微,但曼彻斯特的大城市地位依旧不变。 近十年来曼彻斯特的市貌变化很大,大量在1960年代前兴建的楼房都被拆毁,以新式建筑物取代,而旧厂亦改建成住宅公寓。 [编辑本段]二、地理环境 平安夜中的曼彻斯特市政厅地理方位 曼彻斯特位于盆地之中,北方和东方毗邻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市中心位于艾威尔河(River Irwell)东岸,靠近另外两条河——麦诺克河(River Medlock)和埃瑞克河(River Irk)的汇流处。默西河(River Mersey)也经过城市南部。内城区大部分是楼房,从许多高大建筑物楼上可以看到广阔的荒野。另外,曼彻斯特河道发达,靠近利物浦港和煤矿。 气候环境 曼彻斯特气候潮湿,属于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市的平均年降水量为809毫米,降水持续时间长,但降水强度小,降水常在1个小时以上,而鲜见几分钟的倾盘大雨。 旅游时间 无论什么季节或什么天气,到曼彻斯特旅游都非常方便。4月到9月是到访的最佳季节,但要记住,7月和8月可是旅游旺季。如果是8月下旬去到访曼彻斯特,就可以加入50万的狂欢队伍,在同志日的游行队伍里手舞足蹈。一至三月的均温度约为摄氏8度,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气温则升至摄氏20度左右。 [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大曼彻斯特行政区划曼彻斯特历史上属于兰开夏郡。14年英国进行了地方行政改革,建立了以曼彻斯特为中心,包括邻近的索尔福德(两市街市毗连,只隔一道小河),斯托克波特、奥尔德姆、博尔顿、罗奇代尔及其他城镇在内的都市郡,叫大曼彻斯特,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这个都市郡是英国重要的经济区和最大的都市区之一。 大曼彻斯特都市郡 由10个都会自治市(metropolitan boroughs)组成: 曼彻斯特市(City of Manchester) 斯多波特(Stockport) 塔姆塞德(Tameside) 奥德海姆(Oldham)(自治市) 罗奇代尔(Rochdale) 伯雷(Bury)(自治市) 保顿(Bolton)(自治市) 维根(Wigan)(自治市) 索尔福德市(City of Salford) 特拉福德(Trafford) 大曼彻斯特都市区 市镇有Sale、Altrincham、Cheadle、Stockport、Ashton-under-Lyne、Oldham、Bury、Rochdale、Glossop、Stockport、Middleton和Stretford。特拉福德和索尔福两市通常被理解为曼彻斯特都会区的一部份,但保顿和维根两市并不被列入。 [编辑本段]四、人口结构 世界杯举办时的曼彻斯特交易广场由于曼彻斯特地处英格兰中北部,当曼彻斯特在工业革命时发展的同时,有大量来自邻近乡郊和大不列颠群岛其他地方的乡下人到曼彻斯特城寻求工作。尤其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因为爱尔兰发生严重饥荒,大量爱尔兰人到只有一海之隔的曼彻斯特做工。 这批爱尔兰移民和他们的后裔持续在曼彻斯特城有其影响力。例如每年3月该市会举办大型巡游,以庆祝传统爱尔兰天主教节日圣柏德烈日(St. Patrick's Day)。现在曼彻斯特及索尔福德约35%人口均有着爱尔兰血统。另外,自20世纪以来,不断有大批的中欧及东欧移民移居到曼彻斯特地区,主要为犹太人。仅在曼彻斯特区﹑索尔福德及普雷斯特维奇(Prestwich)地区已经有40,000犹太人聚居,是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犹太人社区。
不列颠之战的战争经过
不列颠空战时英国把本土分成了四个空军战区边界: 10战斗机群,负责普利茅斯,艾克塞特,布里斯拖尔,加的夫,斯万斯,伯明翰及其周边地区;11战斗机群,负责巴斯,南安普顿,扑次矛斯,坎特博雷,伦敦,布里斯拖尔,伊普斯维奇及其周边地区;12战斗机群,伯明翰,考文垂,伊普斯维奇,诺里奇,诺丁汉,利物浦,曼彻斯特及其周边地区;13战斗机群,负责利物浦,曼彻斯特,桑德兰,纽卡斯尔,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及其周边地区。
高空雷达站的分布为:普利茅斯,坎特博雷及其周围(3处),伊普斯维奇,诺里奇,诺丁汉,桑德兰,纽卡斯尔,格拉斯哥,纽卡斯尔,格拉斯哥,斯万斯附近。总的看来,高空雷达站的分布是一个向左开口的L形。英国在纽卡斯尔,布里斯拖尔和伦敦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总司令部是在伦敦。(上面的空军战区边界内的城市只写出来了那些防被炸城市的名字,两个区都有的城市是处在边界上的城市)
1940年7月15日,英国空军歼击航空兵司令部(司令休·道丁空军上将)下辖4个航空兵群,共55个中队。北部的第13航空兵群由索尔指挥,有14个中队;中部的第12航空兵群由帕克指挥,有22个中队;东南部的第11航空兵群由特拉福德·利马洛里指挥,有14个中队;西南部的第10航空兵群由布兰德指挥,有4个中队。以派尔为司令的陆军高兵也接受道丁的作战指挥。到8月初,空军可用于作战的飞机为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8月份生产的1600架飞机中有470架飓风式和喷火式战斗机(1940年夏季之前共有19个中队换装了喷火战斗机,其中只有6个中队装备的具有西斯帕诺机炮的喷火),其中只有喷火具备抗衡BF109的能力,由于飓风在之前的欧陆战斗中表现不佳,因此多数被用于直接攻击来袭的亨克尔轰炸机。发动不列颠空战的是德国空军的3个航空队:以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元帅为司令的第2航空队,以施佩勒元帅为司令的第2航空队和以施通普夫空军上将为司令的第5航空队,装备的主要机种有单引擎Me109战斗机、双引擎Me109战斗机、高空机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集结的作战飞机共2669架。
德国空军的大致分布如下:多引擎轰炸机主要部署在加莱地区和雷恩;JU87则较分散,从勒阿佛尔到巴黎到安特卫普呈一个V形分布;单发战斗机则是主要集中在车尔堡,勒阿拂尔,加莱和安特卫普;多发战斗机除了分布在单发战斗机的地点外,还有一个雷恩地区。
德国方面的战斗准备,从数量上看有着明显的优势。656架Bf 109E和168架Bf 110的总共850架战机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海峡对面。但英国空军的目标则不是这些战斗机,而是多达1200余架的轰炸机。因为,只有阻止它进入英国领空,才是主要目的。但对负责英国本土防空任务的道丁来说,数量上的劣势,着实让他伤了不少脑筋。 但对英国自身来说,战争的局势未必呈现出一边倒的架势。因为,他们有着自己处于优势的秘密武器——投入实战不久的“雷达”。如果没有了他,可能战局所带来的影响是令英国人沮丧的。从30年代开始随着重视本土防空,英国空军着手开始了能够在24小时监控本土空域的。此时,英国无线电工程师沃森·瓦特利用无线电波在传播途中遇到金属物体则随即“反弹”的原理,把无线电探测原理变为一门实用技术。1935年2月,在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的1935年5月份开始,沿英国漫长的海岸线陆续架起了高达70英尺的无线电天线,不分昼夜地对其领空实施了“密切关注”。1943年起正式装备使用,并以其缩写被命名为RADAR(雷达)。
此后,英国空军逐渐把雷达和战斗机的使用关系趋于合理、协调化。更为欣喜的是,它可以定位飞行在状态下的己方飞机,并引领至敌机出现的空域中。至此,英国雷达观测员可以轻易观测到己方飞机和敌机出现的确切位置,即使进行调遣。在2战空中预警方面,用雷达来起到实际效果的,英国可谓是第一家了。但到此时为止,谁都未曾想到这么一个带有天线的“怪物”竟成为阻碍德国实现征服英国的最大障碍之一。 但更为令德国方面不曾预料到的是,英国情报部门已经设法截获并读取德国空军的无线电密码信件。虽说当时尚未破解“英格玛”密码,但利用密码解读机“乌特拉”,把德国空军使用的密码体系给顺利破解殆尽。情报方面的优势部分缓解了数量上劣势带来的麻烦,但空军所面对的依旧是一场残酷的战争。1940年6月后,在多佛海峡上空即将出现的一场空战却迟迟未能上演。加之以来的是,英德双方的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宣传战、口水战等混为一体的不列颠空战的前奏。 不列颠空战始于1940年7月10日。
在空战第一阶段即1940年7月10日至8月23日,德国空军主要攻击英吉利海峡的护航船队、袭击南部港口,企图诱歼大量英国战斗机,为实施“海狮”登陆行动作准备。道丁指挥部属综合使用战斗机、雷达和高炮,有控制地集中战斗机(在较远的北部保留部分后备力量以对付德国空军的纵深攻势),取从各个方向截击的作战方式。战至1940年8月12日,道丁所部以以损失150架飞机的代价,使德国空军损失286架飞机。接着,德国空军在“鹰日”(原为1940年8月13日,因气候不佳而改为1940年8月15日)以第2航空队和第3航空队在大量飞机分4批企图突破东南部防御,另以第5航空队对英国北部实施突袭。道丁预料到德军的行动,指挥北部和南部的战斗机适时迎击,击毁75架德国飞机。德国空军仍不罢休。
1940年8月16日,德军再次大举出动,但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1940年8月17日,德军只有零星小机群进行了骚扰性的空袭。
1940年8月18日,德军发动了强劲攻势,遭到英军顽强抗击,被击落71架,而英军仅损失27架。
1940年8月19日,戈林在卡琳霍尔庄园官邸召开参谋长会议,总结前一阶段作战情况,决定接下来集中全力攻击英国空军主力第11大队的基地,并停止出动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的容克-87俯冲轰炸机。1940年8月19日至23日,由于天气原因,空战暂停了五天。不列颠之战的第一阶段至此结束,在这一阶段,德军付出了被击落367架的巨大代价,使英军12个机场和7个飞机制造厂遭到不同程度破坏,6个雷达站一度失去作用,1个指挥中心被炸,1座库和10座储油库被毁,但德军选择目标不集中,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兵力,降低了突击效果,再加上英军顽强的抗击,没能达到预期目的。英军在这一阶段损失183架。
1940年9月16日至1940年9月19日,由于天气不佳,德军仅进行小规模空袭,战果很小。
为减少飞机损失,戈林下令从1940年10月1日起对伦敦的空袭从白天改为夜间,并鉴于英军战斗机注重攻击轰炸机,忽视战斗机的特点,白天由梅塞施米特-109加挂,进行偷袭。一开始果然奏效,加挂的梅塞施米特-109毫无阻拦。
1940年8月13日至23日,德国空军损失290架飞机,空中攻势受挫,而英国战斗机则损失114架。 在空战的第二阶段,德国空军企图打开通往伦敦的空中通道,以消灭剩余的的英国战斗机并摧毁其地面设施和飞机制造厂,随后对伦敦实施集中轰炸。道丁命令派遣尽可能多的战斗机去保护南部的飞机制造厂,并对进攻地面设施的敌机实施截击。
从8月24日至9月6日,不列颠之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德军根据戈林的决定,对英军第11大队的主要基地和英格兰南部的飞机制造厂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在这两周时间里,德军每天出动飞机都在1000架次以上,其中8月30日和8月31日两天,更是达到了日均1600架次!轰炸一个波次接着一个波次,空战连着空战,在这决定性的阶段,英军飞行员由于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时一天就要出动几次,已经非常疲惫。空战开始以来,英军有103名飞行员阵亡,128名重伤,伤亡总数占全部飞行员的四分之一!英国空军开始出现人员紧缺的困境,尤其是富有经验的飞行骨干大量伤亡,连一些年仅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就已经算是老手了。就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下,深谋远虑的道丁上将依旧没有动用保留在北部纵深地区的280架飞机的后备力量,他的这种战略受到了前线艰苦奋战将士的谴责和后方待命将士的抱怨。尽管如此,英军依然在顽强苦战,有些飞行员一天出动几次,保持着高昂的士气,甚至在9月6日英军的出动架次竟然超过了德军!地勤人员夜以继日地维护保养、抢修受伤的飞机,体力精力都达到了极限,很多在工作中晕倒。8月24日至9月6日两周中,英军有195架飞机被击落,171架被重创,而同一时间里英国生产出的新飞机加上修复的飞机总数只有269架,英国空军已经是元气大伤!更严重的是英国南部最重要的5个机场都遭到严重破坏,英国空军最重要的指挥中枢——地下扇形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雷达站、地面防空观察哨和空中作战的飞行员发回的敌情报告,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再用无线电指挥空中的战斗机作战,德军通过无线电监听截获了指挥中心与飞行员之间的通话,意识到这些指挥中心的重要性,便全力攻击这种指挥中心,在南部地区和伦敦附近的7个指挥中心有6个被摧毁!英国空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照这样发展下去,英国空军很快就会失去抵抗的力量!而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开始逐步发挥出来,在这两周里,德军损失了214架战斗机和138架轰炸机,但还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发动攻势。 虽然英军在之前的战斗中占据优势,但实际对空军的损耗依旧巨大。同时德国空军也面临着刻不容缓的问题,其在不列颠的战斗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后勤供给,因此德国高层被迫将战略目标从攻击军事目标压倒空军转为攻击城区并削弱英国国力,入侵英国的海狮被无限期搁置。德军改变了战术,对伦敦实施大规模空袭,不列颠之战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
8月24日12架迷航的德军轰炸机飞临伦敦,在市中心投下了。8月25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指示,英国空军出动81架轰炸机空袭柏林,作为报复。尽管空袭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乎其微,但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德国!8月28日夜和8月31日夜英军又两次空袭柏林,使柏林市民也真切体会到了战争。被激怒了,叫嚣要彻底毁灭伦敦!9月3日,戈林召开了参谋长会议,决定从9月7日起攻击重点转为伦敦。9月4日,在演讲中声称将以夜袭来回报夜袭,英国人投下一千千克,德国空军将要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去回报。
实际上,德军对伦敦的空袭8月底就已经开始。9月6日晚,德军出动68架轰炸机首次有地轰炸伦敦。
9月7日,德军对伦敦的大规模空袭终于开始,黄昏时分,戈林和凯塞林站在加莱海岸的山上,目视着第2航空队625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飞越海峡,飞向伦敦。英军没料到德军会空袭伦敦,起飞拦截的战斗机扑了空,德机向伦敦投下了300吨和。入夜后,又有250架德机来袭,伦敦没有夜航战斗机,夜间防空只能依靠高和探照灯,空袭从晚上八时一直持续到清晨,伦敦有1300多处起火,很多街区成为一片火海,连英国国王居住的白金汉宫也被炸。在当晚的恐怖空袭中,伦敦市民死300余人,伤1500余人。次日天亮后,阳光都无法穿透伦敦上空浓厚的黑烟!戈林告诉妻子:“伦敦烧起来了!”德军对伦敦实施的大规模空袭,企图以摧毁城区的残暴轰炸,使英国屈服。然而,英国人民在如此惨重的损失下,没有屈服,相反更激起了对纳粹暴政的仇恨和战斗的决心!
从9月7日起,一连七天,德军对伦敦不分白天黑夜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使伦敦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但这损失并没有白费!英国空军得到了至为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此外,英国空军指挥序列也有了变动,战斗机司令部司令道丁和第11大队大队长派克主张以中队为单位的小编队逐次投入战斗,而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则主张以3至7个中队组成大编队迎战,实战中由于第11大队经常以小编队作战,多次空战出现了德军战斗机竟然是英军的二三十倍这样的众寡悬殊,使英军损失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英国空军肯定了大编队作战,以空军副参谋长斯坦莫尔上将接替道丁,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接替派克,分别担任战斗机司令部司令和第11大队大队长。
9月15日经过八天的调整和补充,英国空军先后出动了19个中队300余架战斗机,迎战前往伦敦的德军200架轰炸机和600架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激烈的空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在英军英勇抗击下,很多德机漫无目的投下,匆匆返航。全天有56架德机被击落,其中34架轰炸机,另有12架在返航和着陆途中伤重坠毁,还有80架飞机是带着满身的弹痕着陆,英军在空战中损失20架“飓风”和6架“喷火”,还有7架伤重报废。这天是不列颠空战的转折点,德国空军终于意识到,并没有掌握英国南部的制空权,并不能够在白天进行为所欲为的空袭,英国空军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很强大!
丘吉尔首相亲临第11大队的指挥中心督战,他将这天称为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激烈的一天!战后,英国就将9月15日定为不列颠空战日,以纪念这一辉煌胜利!
9月16日和17日,英国空军挟胜利余威出动轰炸机对德军集结在沿海的用于登陆的船只和部队进行了猛烈攻击,击沉击伤近百艘船只,并给德军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迫使于9月18日下令停止在沿海集结船只。
9月16日至19日,由于天气不佳,德军仅进行小规模空袭,战果很小。
为减少飞机损失,戈林下令从10月1日起对伦敦的空袭从白天改为夜间,并鉴于英军战斗机注重攻击轰炸机,忽视战斗机的特点,白天由梅塞施米特-109加挂,进行偷袭。一开始果然奏效,加挂的梅塞施米特-109毫无阻拦,顺利到达目标上空,轰炸连连得手。英军随即吸取教训,对德军任何飞机都进行拦截,由于梅塞施米特-109加挂后,非常笨重,不堪一击,损失极大,德军只好终止这一战术。
10月份,德军继续对伦敦进行恐怖空袭,企图以巨大的物质损失和死亡来迫使英国屈服,但在猛烈空袭下,伦敦市民依然照常工作、生活和,并保持着英国人的乐观和幽默,有位裁缝轰炸期间在店门上贴着“营业照常”的纸条,而当他的小店被炸毁后,他在废墟上挂出了“营业更加照常”的纸条!
10月12日,决定将“海狮”推迟到1941年春,实际上放弃了在英国登陆的,所谓推迟仅仅是遮人耳目的幌子,因为德军统帅部早就决定1941年夏入侵苏联,自然不可能再进攻英国了。
10月25日,意大利空军也派出飞机加入对英国的空袭,但意军飞行员一见到英军凶猛准确的高炮火就吓坏了,仍下掉头就逃。直到11月10日,英军首次击落了意军飞机,才知道意大利也参加了空战。 德军并不甘心这样的失败,仍继续对伦敦并扩大到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等城市实施夜间空袭,不列颠战役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德军空袭的目的不再是消灭英国空军,而是对英国工业城市进行空袭削弱英国的军事工业,并制造进攻英国的象,一方面可以牵制英军的大量海陆空军于本土,另一方面还可掩护为进攻苏联而进行的准备。
在这一阶段中,最典型的战斗就是11月14日夜间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对英国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空袭。
尤其悲壮的是英军通过破译德军的最高机密——埃尼格玛密码机,事先已经确切掌握了德军的空袭,但是为了不让德军察觉这一“超级秘密”,英国战时内阁决定一切照常,既不增加考文垂的防空力量,也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平民!当晚,德军共出动449架亨克尔——111轰炸机,由于德军使用了代号为“X-蜡膏”的无线电导航技术,轰炸非常准确,有394吨爆破弹和56吨落在考文垂市中心,德军还投下了127枚延时,以破坏英国人的救援行动,考文垂有5万多幢建筑被炸毁,死554人,重伤864人,12家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英国飞机减产20%,考文垂市区的水、电供应中断35天才恢复,损失相当惨重。
英军起飞了120架次夜航战斗机进行拦截,高部队发射1.2万余发炮弹,却只击落击伤德机各1架。从单纯军事角度而言,此次空袭是非常成功的,并且由于其具备了战略轰炸的典型特点,被很多军事家誉为战略轰炸的“雏形”,在军事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从国家战略角度而言,此次轰炸的目的既不是为登陆做准备(海狮已经流产)也没有试图重新夺取制空权,在国家日渐窘迫的情况下无谓的消耗了人力物力,却为了一人的复仇目的进行了一场毫无意义的轰炸,此次行动极为失败。
英军在发现德军使用无线电导航技术以提高夜间轰炸精度后,迅速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了一批专用电台,对德军的无线电导航信号有意进行错误转发或强力干扰,通过这些早期的电子对抗,使德军无线电导航的轰炸精度下降了80%,诱使德军将大量投到了无人地带。
1940年底,由于英军战斗机、高等部队的英勇抗击,德军损失越来越大,为减少飞机损失,德军空袭逐渐由白昼转为夜间,而且规模和强度也逐渐减小,500架次以上的规模屈指可数。因为主要取夜间面积的战术,除了破坏城市建筑,平民,制造恐怖气氛外,军事上的作用很小。入冬以后,英伦三岛恶劣的天气也使德军空袭的规模日益下降。
1941年3月起,随着天气的好转,德军的空袭也逐渐加强,这时德军发动空中攻势目的只是为了制造进攻英国的象,掩盖即将开始对苏联的作战。
5月10日晚,是德国空军主力撤往苏联战场之前对伦敦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德军发动此次空袭,无非是在放弃进攻英国之前,发泄一下失败的怨气。当晚德军出动500余架次,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所有参战飞行员都得到指示,可以将扔在任何地方,700吨爆破弹和落在伦敦市区,燃起的大火照亮了大半个夜空,伦敦平民有1436人被炸死,1800余人重伤。
随着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的开始,德国空军主力转往苏联战场,对英国的战略空袭也终于停止。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不列颠之战终告结束。
英国空军挽救了英国!
1940年9月20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以后来被广泛引用的名句来赞誉:“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毫无疑问,这么少的人当然是指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地勤和指挥通信人员,当时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人员,从飞行员、地勤到指挥通信,仅区区3000人,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国人民,而且还包括所有不愿忍受纳粹暴政的人民,正是不列颠的胜利,为之后的盟军战略大轰炸保留了桥头堡,正是英国的存活,为之后反攻欧洲登陆诺曼底保留了前进基地,此役意义非凡。
曼彻斯特英文
曼彻斯特英文是Manchester。
曼彻斯特,人口约51万。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单一管理区,英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工业、文化中心,也是国际化大都市。
曼彻斯特发展新兴工业,成为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种行业的国际化城市。作为自由贸易、经济自由化和合作运动的先导的曼彻斯特市对英国经济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曼彻斯特与特拉福德、坦姆赛德、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镇联合成曼彻斯特地区。从以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金融、教育、旅游、商业、制造业为特色的繁华的不夜城,曼彻斯特是英格兰主要的工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英格兰八大核心城市之一。
这个靠棉花起家的城市所以活力不减,是因她争取机会,乐于尝试、鼓励人们创业和革新的精神。1996年的爆炸摧毁了曼彻斯特市中心,但居民很快就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并抓住那次机会重新建设市中心,建了新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充满奇想但又非常实用的现代建筑。
旅游时间:
无论什么季节或什么天气,到曼彻斯特旅游都非常方便。4月到9月是到访的最佳季节,但要记住,7月和8月可是旅游旺季。
如果是8月下旬去到访曼彻斯特,就可以加入50万的狂欢队伍,在同志日的游行队伍里手舞足蹈。一至三月的均温度约为摄氏8度,到了七至九月的夏季,平均气温则升至摄氏20度左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