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腊月打雷黄土堆是什么意思

2.寒冬腊月是几月份

3.十冬腊月什么意思

4.腊月是几月腊月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5.老祖宗留下来的腊月农谚,哪些是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的?

6.一年十二月(十二个气),对应十二卦

腊月打雷黄土堆是什么意思

农历十二月什么天气_农历12月天气

腊月打雷黄土堆的意思是农历十二月份打雷了死的人就会多。

古时候,人们对于天象变化了解的不是很全面,所以认为冬天打雷是一种很不吉祥的预兆,而十二月打雷往往也就预示了即将有天灾或人祸发生。

冬天打雷只是一种少见的自然现象,它与命理征兆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从现实角度来讲,腊月打雷,则是一种极端的恶劣气候,带来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造成农业、生活、其他行业的危害。

像出现冻雨、暴雪等恶劣的气候,是一种灾难性的恶劣天气,这些年随着大气候的转变,暖冬的出现也越来越多,冬季不再寒冷,雨雪也比过去要少了许多。

冬月忌打雷的原因

冬月打雷本身是一种很少见的现象,当寒潮大幅度南下,这股寒潮却不能及时消除,那么显然整个的天气情况会比较的糟糕,而且大概率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因为此时暖空气占据主导,寒冷推迟,那么就容易出现“倒春寒”。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春耕受到影响的话,就会造成粮食作物的减产,有的时候甚至容易出现颗粒无收的局面,导致灾祸的发生。

所以冬月打雷其实并不好,中国有句老话叫“风调雨顺”,当极端气候出现,不管是粮食,还是牲畜都会受到影响,到最后也会导致人们的生活同样也会受到影响。

寒冬腊月是几月份

“寒冬腊月”是指春节前最冷的三个月,即寒月,冬月,腊月,分别对应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寒冬腊月现在泛指寒冷的冬季。

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关于“腊”,早在《周易》与《周礼》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

岁末十二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在这新旧交接的月份举行“岁终之祭”。因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所以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

传承发展:

腊月在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正是言之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在先秦时期,岁末的这个月是大祭的月份。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腌制腊味或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年肴,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传统民俗很多。腊月是岁末小寒至大寒这个月的别称,自阴阳合历推广后人们常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

假若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十二月,则第一个月叫“十二月(腊月)”,第二个十二月叫“闰十二月(闰腊月)”。

十冬腊月什么意思

十冬腊月,汉语成语,拼音是shí dōng là yuè,意思是指农历十月、十一(冬月)、十二月(腊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十冬腊月是我国传统时间计算的一种方法,指的是农历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也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三个月。

在我国历法中,冬至一般落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而十冬腊月即是这个时节之后的一个月份序列。

在中国传统农历中,一个月被称为“月份”,每年共有十二个月份,分别是正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其中,“十二月”也就是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份,其后就是下一年的正月。在南方地区,人们习惯将腊月单独称为“腊”,而在北方则常常把腊月和前两个月(十月、十一月)合称为“十冬腊月”。

十冬腊月是我国农历年底的最后一段时间,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此时白昼短暂,夜幕降临早,自然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干燥。因此,在古代的我国,十冬腊月是一个十分繁忙的季节,各种劳动都需要顶着严寒进行。

对于农民来说,十冬腊月是粮食丰收的时节,也是玉米、红薯和山楂等野果的丰收期。同时,这个时候也是畜牧业生产的关键期,因为天气寒冷,需要特别照顾动物的保健饲料,以便安全度过寒冬。

此外,一些手工艺人也会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一些冬季的制作活动,比如苏绣、木雕、漆器、瓷器等。

除了劳动生产之外,十冬腊月还有很多传统的文化活动。比如,在北方地区,南京城墙上有一种古老的习惯叫作“瞻星”,意为在小雪后用望远镜观察天上的星星。

在南方,则有元旦、腊八节等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有一些与神话传说相关的活动,如放烟花、贴春联、舞狮子、赛龙舟等。

总的来说,十冬腊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农业、畜牧、手工艺、文化等方方面面,代表了中国人勤劳、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腊月是几月腊月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在中国的文化里分为农历和阴历,而老人们也常说腊月冬月这些俗语,那么腊月究竟是几月呢,腊月的来临代表着什么呢?在腊月的时候又有什么习俗、讲究和忌讳呢。

腊月是几月?

腊月现通常指农历十二月。在古时,月份的别称很多,每个别称均有其不同的含意。岁末十二月天气干燥少雨适宜腊制干肉,因此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由于岁末十二月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因这个月有“腊月”之称,在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左传》中收录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祭祀在古时相当重要。早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岁末腊月祭祀的习俗,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众神。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岁末的“腊祭”与后世流行的佛教“腊八节”在节日名称上同有“腊”字,但节日内涵不同。

腊月要干什么

一、祭灶

腊月的小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小年不同地区时间各有所异,相同的是都被视为过年的开端,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

二、吃饺子

一到腊月北方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冬至也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

三、吃糖瓜

小年爱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四、贴春联

有的地区是大年三十才贴春联,但是很多地方小年就开始了,算是比较早进入春节了。以前农村一般都会请村里写字比较好的人来书写春联,但也有自己家写春联的。

五、备年货

人们一般都会在腊月的时候提前备好年货。现在网购方便,很多年货都不用自己赶集市采买了。

腊月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必须要进行大扫除

尧舜时代就有腊月里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谐音,在腊月里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从风水角度而言,这样会将家中一切穷运、晦气等不好的运势统统扫除出门。在腊月扫尘,是为了企盼来年的运势变得越来越好。

忌讳动土搬家

农历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而动土、迁居需要偏旺的日子,带动生旺之气,使得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传统民俗不建议在腊月动土、搬家。如果必须要乔迁新居的话,需要提前暖暖屋才好,暖屋的方法即多请些朋友来增旺人气,使新房子获得好的风水。

老祖宗留下来的腊月农谚,哪些是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的?

老祖宗留下来的5句腊月农谚,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年年好收成!老人说“有雪无雪,就看丑日前”,腊月下雪好吗?

腊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订制历法的时候将新旧交替的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有些地方叫“腊冬”、“残冬”,还有的地方管腊月叫“穷冬”、“冰月”、“清祀”等等。代表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老祖宗有记录天气变化的习俗,经过长时间的记录,发现了一些规律,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之后的天气情况,并总结了一些农业谚语来指导农事工作。那么,进入腊月有哪些农谚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老祖宗是通过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30天或30倍数的天气情况。我们从这句话也是能够看出来的,是根据腊月初一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30倍数的天气(清明)情况。今天东北地区没有下雪,天气比较晴朗,河北天气晴转多云,郑州和成都都有轻度雾霾,没有雨雪天气。老话说,“麦盖三层被,连年枕着馒头睡”,多下点雪不仅能够防冻还是冻死一部分病菌和虫卵,并且,雪多氮就多,有利于春季小麦、大蒜等越冬作物起身。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当天是个晴天,那么等到了明年到清明节前都是比较干旱的。

这和前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的通知是吻合的。通知中明确表明,“预计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受其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今冬明春阶段性极端强降温、局部地区冬春连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几率大。”,老祖宗有些老话,拿到现在还是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

这句话和第一句意思差不多,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如果是个大晴天,没有降水,明年春季的天气情况可能不好,老牛都没活干,说明农作物受到了灾害。这和另一句老话,“腊月初一晴,来年收成空”,是一个意思,都是说春季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年景不好。

“该冷就冷,来年好年景”;“瑞雪兆丰年”,都是说冬天下雪是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和春季生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腊月初一这天要是下雪了,明年开春就比较暖和不会发生倒春寒的情况,小麦长势就比较好,农民就能吃上白面馒头了。这和上面那句“麦盖三层被,连年枕着馒头睡。”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下雪对小麦生长是有利的。

这句话不是对北方来说,因为这时候北方已经不会下雨了。意思就是腊月初一这天如果下雨,那么之后100天内都没有好天气,降水比较多。

这些农谚都是老辈人通过长时间的记录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过多年的修正和验证,结合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用于指导农事工作。当然,这些农谚也是有地域性,加上气候条件和以前也不一样了,并不准确了。我们只能作为了解去看待,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做好防灾减灾措施,确保损失降到最低。

老话说腊月下雪对明年开庄稼好,那么腊月什么时候下雪呢?如果看天气预报很容易知道,但是,老祖宗是没有天气预报的,那么他们是怎么判断有没有雪的呢?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知道古代是通过干支历来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的,还总结出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的二十四节气,并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中来指导农事工作,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

农历十一月份是“子月”,农历十二月份是“丑月”,今年“二九”的头一天是“子月子日子时”,出现了三个“子”。按古人的方法推断是“子月”的最后一道墙壁。到了“丑月”初期的时候就会逐渐减弱,一直到腊月初十的“丑年丑月”之前都是比较混乱的。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腊月初十就是“丑月”的第一道墙壁。据说,是专门用来收金的,金气到此为止了。换句话说,在腊月初十之前,容易出现降雨或者降雪的天气。这都是老辈人的推断,具体咋算的咱也没有必要弄得那么清楚,总之,意思是说,在腊月初十之前,会出现降水的地方。

我们翻看日历就能看到,今年腊八那天是“癸亥日”。按老黄历上的说法是一个甲子的穷尽之日,意思是说,把“子月子日子时”的漏出来的力量收集起来,而从子月漏出来的力量就是“子水”的力量。也就是说腊月初八的“癸亥日”和前一天的“壬日”是很容易出现降水的情况。

等过了腊月初十之后,“丑土”的力量占为上风,天气将以干冷为主,下雪的几率就会很小,也就是说今年的冬季雨雪比较少,干燥刮风的天气增多。

据天气预报显示,到了在本月的7号左右,国内大范围地区再次被暖流环绕。所以,受这次冷空气的影响,部分地区可能偏冷,但是大部分地区依然改变偏暖的迹象,这种偏暖的现象可能会持续到1月中旬左右。但是,这波冷空气很难导致大范围强降温,东北,华北等地,将会有较弱的冷空气影响,温度要比前一段时间低一些,家人们要多增添一些衣物,注意保暖。

一年十二月(十二个气),对应十二卦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特性,每个月的特性各不相同。要描述一年十二个月这各自不同的特性,我们来看看这六十四卦怎么刻画一年的十二个月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冬至(即农历十一月)起阴极阳生,坤卦下生一阳,一阳复起,是为复卦。 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 一阳生。这个时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还在,万物不生,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是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丝暖意升起,因这点点的温暖,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是为震卦;上为坤,下为震,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是为复卦。

(复卦)代表子月,节气为冬至。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复卦是五阴一阳,阳爻居初位,此时一阳来复,阳气始升,将会打开新局。(大雪十一月节 冬至十一月气)

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二阳初生,为地泽临。二阳在下,井中水极温,是其验也。泽者,气也。丑月掘地下入,则见其出气。农历的十二月,天气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 二阳初生,已经变得温暖,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这水分被冰冻;但随着这 二阳初生,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上为坤,下为兑。坤为地,兑为泽,所以,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是为临卦。

(临卦)代表丑月,节气为大寒。临卦六爻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余天。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临卦卦象已有二阳,说明天气虽冷,但春天即将来临。(小寒十二月节 大寒十二月气)

寅月(即农历正月)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是曰:“三阳开泰”。天地气交,勾萌尽达。是月立春,万物发生,律中大簇,以成太和之气象。这是农历的正月,乍暖还寒,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地面下,已经很温暖,已经是三阳在下了。三阳构成乾卦。从而,地面上为坤卦,地面下为乾卦,坤为地,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是为泰卦。

(泰卦)代表寅月,节气为雨水。泰卦六爻代表立春至惊蛰的三十余天。寅月相当于农历的一月(正月)。泰卦卦象为三阳在下,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成语“三阳开泰”既是此意。(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

二月惊蛰动雷,雷出地而上于天,故应雷天大壮,言万物方壮长也。农历的二月,春雷开始在天上炸响,是为震卦。地面下,当然仍是很温暖的景象,仍是三阳在下,这时候,冬眠的动物和虫子被这轰隆隆的春雷惊醒了,地里的庄稼也开始茁壮生长。地上为震,地下为乾,震为雷,乾为天,构成卦象为雷天大壮。

(大壮)代表卯月,节气为春分。大壮卦六爻代表惊蛰至清明的三十余天。卯月相当于农历的二月。大壮卦六爻已有四阳在下,说明阳气已经战胜阴气,此时万物都开始活动,草木生长发芽,动物开始繁衍。并且大壮卦是“上震下乾”,雷在天上,天上始有雷声。(惊蛰二月节 春分二月气)

三月为泽天夬,言雨泽自天而降。农历的三月到了,梅雨季节来了,屋里屋外,到处湿漉漉的,常常*雨霏霏。这地上,自然只能用兑卦来描述了。地下,仍是三阳在下,是为乾卦。上为兑卦,下为乾卦,兑为泽,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泽天夬,是为夬卦。

(夬卦)代表辰月,节气为谷雨。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余天。辰月相当于农历的三月。夬卦六爻已经呈现五阳之象,天地间只有一阴气残余,阳气是充足的时期。正如人们所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踏青旅游好时光。(清明三月节 谷雨三月气)

四月阳极,为纯乾之卦,故昼日极长。 农历的四月,是初夏了吧,地面上也热, 三阳在上,地面下也热, 三阳在下。上也为乾,下也为乾,自然就是乾卦。 乾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代表巳月,节气为小满。乾卦六爻代表立夏至芒种的三十余天。巳月相当于农历的四月。此时卦象六爻纯阳,天气以没有一丝寒意,人们可以穿单衣,正是草木茂盛季节。(立夏四月节 小满四月气)

五月阳极阴生,是为姤卦。地面上,骄阳似火,地面下,却 阳极阴生,一丝丝的凉意悄悄在地下出现了,从而地面上仍为乾卦,地面下,已经变成巽卦。乾为天,巽为风,两者构成卦象天风姤。

(姤卦)代表午月,节气为夏至。姤卦六爻代表芒种至小暑的三十余天。午月相当于农历的五月。姤卦卦象显示底部出现一阴爻,天地之气阳极阴生,说明由于温度过高,出现潮湿天气。(芒种五月节 夏至五月气)

六月二阴初生,四阳在上,为天山遁。遁者,藏也。六月亢阳在上,阴气欲出而不得,名曰三伏。金遇火伏,即遁藏之意,人皆避暑,亦是遁意。农历的六月呢,夏天快要走到了尽头,地面上,暑热仍在,属于三阳 ,是为乾;地面下,已经转为凉爽,已经是二阴初生,只能用一阳二阴的艮卦来刻画。上为乾,下为艮,乾为天,艮为山,构成卦象名为天山遁,是为遁卦。

(遁卦)代表未月,节气为大暑。遁卦六爻代表小暑至立秋的三十余天。未月相当于农历的六月。遁卦卦象底部已有两个阴爻,阳动阴藏,有些农作物已经成熟。天气因阴气的加重更加闷热而潮湿,人和动物躲藏起来,以避暑气。遁即躲避,也告诉人们要学会躲藏以生存。(小暑六月节 大暑六月气)

七月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为天地否。否与泰对。天地气交,则万物生;天地气不交,则万物死。故立秋以后,草木渐死,梧桐叶落,是其验矣。七月节名处暑 ,盖暑者,天地水火相蒸之气也。暑自此止,则天地之气上下各分矣。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上为乾,下为坤,乾为天,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天地否,是为否卦。

(否卦)代表申月,节气为处暑。否卦六爻代表立秋至白露的三十余天。申月相当于农历的七月。否卦卦象已有三个阴爻在下,正所谓泰极否来。此时阴气已经变得很强盛,也就是说,天气虽然很热,但是还是容易着凉。多事之秋意即如此。此时需要祈福消灾,七月十五为鬼节,人们会在此时祭祖先即鬼神,以求庇佑,同时由此领悟,要收敛修德以避开灾难,以求吉祥。(立秋七月节 处暑七月气)

八月阴渐盛,为风地观。观与临反。至于八月,则临卦之气体休囚,故《爻辞》曰:至于八月有凶,以见八月观卦为主。上为巽,下为坤,巽为风,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风地观,是为观卦。

(观卦)代表酉月,节气为秋分。观卦六爻代表白露至寒露的三十余天。酉月相当于农历的八月。观卦卦象已经是四个阴爻了,说明天气渐冷,正是秋风萧瑟,农作物的生命已到尽头,已经成熟。而仲秋美景也开始呈现,明月当空,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正是观赏好时节。古时有“二八之月,奔者不禁”之说法,正是观玩之意。(白露八月节 秋分八月气)

九月五阴一阳,为山地剥。草木黄落,剥即落也。木落而果见树梢,有硕果仅存之象。农历的九月,草黄了,叶枯了,采摘后果树上,只剩了几颗干瘪的为人遗弃的果实,孤零零地悬挂在光秃秃的枝头,大地的生机悄然收藏。已是深秋,瑟瑟凉意的表面,仅剩一点点的温暖。地面下,仍是静悄悄的黑土地。所以,上为艮卦,下为坤卦。艮为山,坤为地,两者构成卦象名为山地剥。是为剥卦。

(剥卦)代表戌月,节气为霜降。剥卦六爻代表寒露至立冬的三十余天。戌月相当于农历的九月。剥卦卦象已有五个阴爻,仅一阳爻在上,说明阴气强盛,连一点余阳都要排挤掉。此时万物凋零。落叶纷飞,天地间生气被剥夺。(寒露九月节 霜降九月气)

十月六爻皆阴,为坤卦。俗名阳月,谓其无阳也。昼短夜长,以应极阴之数。农历的十月,冬天来了,大地一片沉寂,难得见到生命的气息,六爻皆阴 ,上也为坤卦,下也为坤卦,构成的卦象名为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代表亥月,节气为小雪。坤卦六爻代表立冬至大雪的三十余天。亥月相当于农历的十月。坤卦卦象六爻纯阴,阴气最盛,此时万物隐藏起来,动物开始进去冬眠时期,天地闭塞成冬,一年到了终点。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坤卦当令的时节也会有两三天小阳春,所以又有“十月小阳春”的说法。(立冬十月节 小雪十月气)

十一月阴极阳生,又为复卦。天地间,新一轮的循环在这里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