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凉山天气严重污染_为什么凉山天气严重污染那么严重
1.雾霾天气需要注意什么?
2.听说今年冬天会很冷,不知道是真是的
3.四川凉山治理「蹲地用餐」习俗,你觉得有必要吗?
4.保护环境的杰出人物事迹有哪些?
雾霾天气需要注意什么?
1、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
2、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
3、出门时,做个自我防护,佩戴专门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过滤PM2.5,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4、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5、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6、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扩展资料:
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
三、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听说今年冬天会很冷,不知道是真是的
没有科学依据,我们知道,每到冬天的时候都会出现降温等情况,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出现低气温天气, 尤其是我国的北方。由于环境的影响,气候多变,全球气候变暖。出现寒冬和暖冬都是可能的,2020年闰四月,是春季比较长一些,冬天不会出现特别漫长的这种情况,近几年的温度相对较高,而且没有寒冷的天气,所以不能直接说明2020的冬天是最冷的,甚至还有可能温度不会太低。
尽管如此,冬天相对于还是比较冷的,在室外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或者冻伤,冬天时北方很多地方都会开放暖气,开放暖气,环境难免会被污染,空气质量较差,所以在室外要带好口罩。
若冬天很冷我们可以做一下防护措施:
1.穿保暖衣,使用暖手袋。
2.戴围巾
3.多喝热水
4.多吃有营养的食物
四川凉山治理「蹲地用餐」习俗,你觉得有必要吗?
我认为是有必要的,虽然是传统习俗,但这却是由于当时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如今,既然具备改变这一现象的条件,就理应着手治理,打造更为健康、优良的风俗习惯。
有关部门在出台的《关于治理蹲地用餐深化移风易俗的通知》中强调要“彻底改掉席地而坐、蹲地就餐等陋习”,并指出“越是边远村落,越需要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引导。要持续通过群众知情大会,引导群众坚决抵制高价彩礼,彻底改掉席地而坐、蹲地就餐等陋习,形成文明新风。”
对于这一做法的提出,很快引来了小伙伴们的热议,大家也是褒贬不一。有的小伙伴认为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可以改变当地的社会风貌,加快建设村镇文明新风。但是也有小伙伴认为这样的做法“大可不必”,我们应当尊重当地的传统风俗习惯。
在我看来,我更加支持前者的观点。因为,一些朋友看到的可能只是大家蹲在一起的热闹,认为这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但是却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其实,蹲在地面上吃饭并不仅仅只是说吃饭姿势不雅观,更重要的是不健康、不卫生。首先,吃饭的餐具用的都是塑料盆,就是我们平常用来洗脸的那种大的塑料盆(含有化学纤维);其次他们盛饭、打菜之后,是把餐具直接放在地上的,并不会太在意周边的环境是否干净;而且有些食物,他们是用手去抓着吃的,不戴手套的那种。
我这么说并不是歧视,只是用这样的吃饭方式很容易滋生一些细菌感染,饮食真的不是那么健康。而且并不是说大家买不起桌椅板凳,更多是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束缚。很多年轻人并不想以那样的方式去吃饭,但是家里的大人要求那么去做,也就只能选择妥协了。
风俗肯定是需要尊重的,但是这种习惯更准确的命名应该是“陋习”。虽然网上有人叫嚷着要尊重当地人的吃饭方式,但是我想如果让你那么去做,你大概率是不愿意的。
在地上的塑料袋上面做饭、剁肉,然后用手抓饭吃、用手抓肉吃,一个勺子几个人用来舀汤喝(直接嘴dui嘴喝汤),这种习惯对于广大青少年,基本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我觉得有关部门的这种做法是对的,我们应该给予支持。这不仅是聚集性用餐的不雅观,更是为了避免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是为了他们的健康着想。
保护环境的杰出人物事迹有哪些?
保护环境的杰出人物事迹有:
1、李云婷
李云婷说,北京市这些年的空气污染治理已经逐渐转向了精细化的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做过很多尝试。她介绍了北京市开展的、基于小型传感器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整个实践过程。
李云婷介绍,从2014年开始,她们开始接触小型传感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15年,监测人员就决定将高密度监测网络正式纳入到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体系中来。
李云婷介绍,“高密度监测网络在后来的工作中,成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技术担当。这套高密度监测网络帮助实现了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再到街道(乡镇)一级的空气质量点位部署。”
以往监测人员在北京市各区设立1-2个标准监测站,全市总数是二三十个左右。运用高密度监测网络以后,李云婷和同事们部署了1000多个小型传感器。
对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实现了全覆盖。这时,监测网络提供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可以精确到公里级别。
借助高密度监测网络提供的海量数据,监测人员把这些数据跟气象、地理信息、污染源、社会大数据等相结合,建立了一套从污染结果追溯到污染成因的溯源体系。
通过这个体系能够精准识别出北京本地排放的高值区,把它们暴露出来,为精准执法、靶向治污提供了很直接的依据。
2、张昊龙
工作中,张昊龙从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可以说随时都在待命。不管是不是节日、是不是双休日,天气不好了,他就得去备战。
日子久了,两个孩子也习惯了他的“神出鬼没”。张昊龙说,现在他五岁的小儿子,看到外面天不好的,都能非常随意地说一句“爸爸今天又回不来了”。
张昊龙自述自己“比较轴”。他说,自己从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有没有效果,重污染天气消减没消减,政策制定的科学不科学是一方面。
措施落实没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是否落实了,哪里没有落实,坐在办公室里是解决不了的。他常常在企业一耗就是十来个小时,不把这个问题耗出来不罢休。
张昊龙回忆说:“有一次,我们要找出储油库的相关问题,要在每天最热的时候去爬储罐,10天爬了70多个储罐,最后确实把问题都找全了,也为我们下一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方法。我想,正是因为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环保老兵”刘相梅
从事环境事故调查20年,面向污染逆行出征。
刘相梅作为代表之一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她是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二级巡视员、应急准备处处长,长期从事环境应急和执法工作。
工作20年来,刘相梅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出差。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淇河污染、义马爆炸事故,连续100多天的肺炎疫情调度协调她都坚守在现场。
2020年大年三十,凌晨4点多,刘相梅接到了来自值班同事的电话,同事说有一个有关肺炎疫情的急件需要处理。
随后刘相梅便和同事急忙赶到办公室来办理文件,开始组建全国疫情防控调度联络群,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甚至错过了与家人的团圆饭。这样的忙碌一直持续了100多天。
工作20年来,刘相梅也切身见证了生态文明从认识到实践的深刻变化——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老百姓更幸福了。她为自己能成为环保人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这些成就背后是很多环保人面向污染的逆行出征,为的就是给大家留下绿水青山。”
4、大凉山环境执法者伍华
从不惧污染企业威逼利诱。
伍华是四川省凉山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党支部书记,也是CCTV2017年评选的年度法治人物。
在见面会上,伍华谈到了从事环保工作的“初心时刻”。他说,他最先想到的既不是日常工作中经历急难险重的感人时刻,也不是职业生涯中接受鲜花掌声的时刻,而是自己第一次走进位于家乡的牦牛坪稀土矿区那个发人深省的时刻。
5、姚伟平
借助世界互联网大会强劲的东风,姚伟平带领团队在“数字环保”改革上大胆探索,先后完成了全国、浙江省多个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
姚伟平介绍,2018年以来,桐乡开始探索如何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环境的监管效率,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全省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的改革县建成了“数字环保”系统,形成了环境监管非现场执法“云模式”。
通过62项考核指标,有效压实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三个必须”主体责任。
姚伟平称,通过镇街道“五色风险图”评价体系,有效压实了各镇街道问题发现、红线管控、绿色发展指标等主体责任。通过企业“五色生态码”评价体系,压实企业问题整改、及时报告、持证守法的主体责任。
通过智慧预警和报警以及数字执法、线上服务等功能,突出和强化监管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工作理念。
在台风期间,“数字环保”系统可以及时调阅所有涉污企业的数据监控,进行数据分析、隐患排查、问题研判,及时发出有效信息和预警信息给涉污企业,确保环境安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