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六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2.一年中什么时候最冷?

3.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4.二十四节气各代表什么?

5.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是什么

6.冬天最冷的天气是什么节气?

冬季六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十二节气代表什么天气寒冷_十二节气代表什么天气寒冷的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节气正值冬季三个月期间。天寒地冷、万物闭藏是冬季气候的特点,其间各节气的特点如下所述:

(19)立冬

时值公历11月7日前后,处于太阳黄经225度。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时期。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

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是说这一节气中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20)小雪

时值公历11月22日前后,处于太阳黄经240度。此时因气温急剧下降而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是说此时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21)大雪

时值公历12月7日前后,处于太阳黄经255度。“大雪”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表示降雪开始大起来。古人的解释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当地面有积雪,就是雪大的一种象征。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我国北方常有昼夜大雪,压断树枝,封锁道路的情况出现。在农业上,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这主要是说雪铺盖在地上,因温度低,能杀死越冬的虫子,给农业带来好处。

大雪三候为:“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的“荔挺出”的“荔挺”是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也是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22)冬至

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表示冬季的寒冷将要到来。处于太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的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到达最低点,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故又称它为日短至。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与夏至一样是阴阳转折时期,阴极而生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

冬至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由于冬至一阳生,所以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23)小寒

时值公历1月6日或5日,处于黄经285度。寒是寒冷的意思,表示冬季的寒冷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因此称小寒。

小寒三候为:“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当然,此时大雁还不会迁移至我国的最北方,只是已离开了南方最热之地。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喜鹊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吉祥鸟,常群居在人们居家附近的乔木上筑巢。据说喜鹊在谁家的树上鸣叫,谁家便会有喜事临门。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也就是说,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24)大寒

时值公历的1月20日前后,处于太阳黄经300度。此时天气寒冷至极,所以称为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正处于四九和五九中,往往比上一个节气有所回升,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平均气温-2℃~-4℃,最低气温一般-14℃~-7℃,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20℃。最大冻土深度30~40厘米,为全年冻土最深的节气。有些年份,全年最低气温会出现在本节气中。

此节气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

大寒三候为:“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水泽腹坚。”这是说一到大寒节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并且此时冰冻的最结实,冰冻的尺寸也最厚。我国古代一般是在小寒与大寒时取冰收藏以备夏天之需。从此物候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大寒一般情况下不如小寒气温低,但此时却是冰层最厚、冻土最深的一个节气,所以名之为大寒也不无道理。

二、科学养生必须顺应二十四节气

根据“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观,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养生法则,即人的养生必须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各自特点,顺势而动。遵循这一养生法则,对人生保健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年中什么时候最冷?

1月20日或21日是“大寒”,大寒节气的原意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然而,我国除华南外,其它地方最冷时段均在“三九”,即1月中旬。大寒节气主要在“四九”、“五九”,气温已开始缓慢回升。尽管如此,寒冷干燥是大寒的天气特点。

我国民间把“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称为“隆冬”。隆冬时节平均5天左右就有一次冷空气南下,寒潮、霜冻、暴雪是隆冬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常年1月份有20天最低气温低于0℃,并有3个下雪的日子。

大寒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不少年份“春节”就在大寒节气之中。只要人们不违农时,按照天气特点安排生产和生活,就能趋利避害,提高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强人民的体质,从而欢欢喜喜地渡过新春佳节。

扩展资料:

立冬时值公历的11月7日前后,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疆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民间习惯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谚语说"立冬晴,一冬凌(严寒意)", "立冬阴,一冬温(暖冬)",古人在立冬看气象,卜一冬的冷暖。立冬之时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黎民。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雨,立冬若遇西北风,定主来年五谷丰。

小雪

小雪时值公历的11月22日前后,此时因气温急剧下降而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就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农谚曰: "小雪不见雪,便把来年长工歇。"意思是,到了小雪节气,还未下雪,在中国北方则冬麦无法过冬,而第二年将缺水并有虫害,农事不佳,可以不请长工。由此可见冬天的降雪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立春,是我们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从太阴年历法的角度看,立春作为节气之首也是无可无不可的,虽然立春多在朔日前后,而从农历年的角度,立春并不是新年的开始,真正的新年开始就是大年初一。但中国人这样确定了历法,跟中国人对天地人演进的观察思考之细密有关。

雨水,每年的2月18—20日,多半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位置。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的位置,这一时间是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春分,每年在公历3月20或21日。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平分。

清明,每年阳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对北半球来说,此时的天气与春分时相比。

谷雨,每年的农历三月中,即阳历4月19—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度。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帮助很大。

立夏,当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是为太阳回归年的5月5日或6日,北半球的春天算是过去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到夏天了。

小满,每年5月20日—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北半球的节气物候又发生了变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即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到下一个节气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75度的位置,对北半球的中国内地来说,是农忙的季节。

立夏,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峰值,这一天就是夏至。

小暑,天文历法把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称为小暑。

大暑,在阳历的7月22—24日之间,太阳到达地点是黄经120度。这就是大暑节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

处暑,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150度时,即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夏天的暑气算是真正结束了。这个节气就叫处暑。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

寒露,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阳历的10月8日左右。

霜降,太阳在黄道上再运行15度,到达黄经210度时,即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天气更冷了,秋天要结束了。这个节气即为霜降。

立冬,是四时八节的大八节之一,一般时间在阳历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度时。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太阳会顺利抵达黄经240度。此时的太阳对北半球的照射时间更短了,北京地区的白昼时间只有9个多小时。这个节气称为小雪。

大雪,当太阳到达黄经255度的时候,即每年的12月7日前后。

冬至,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

小寒,当阳历新年的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节气即是“小寒”

大寒,每年阳历的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寒冷到了极点。

二十四节气各代表什么?

24节气各自的特点如下:

春季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夏季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

芒种:“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便是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秋季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冬季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穿越我国,自西往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台),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一年中最冷的节气是什么

我国冬天最冷的时候是小寒和大寒,大致在一月份。

小寒

小寒时值公历的1月5日前后。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隆冬“三九”基本上处在本节气内,在气象记录中,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气,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因温度低下,往往小麦、果树、窖藏瓜菜及畜禽遭受冻害。“小寒、大寒冻作一团”“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以上两句都是形容这一季节寒冷的古代民间谚语。在农业社会里,此时农事已了,收成已毕,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新年了。小寒节日雾,来年五谷富。寒湖过后天转晴,一朝西风有霜成。(腊月)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若然此是天气发,下岁农夫大发财。

大寒

大寒时值公历的1月20日前后。此时天气寒冷至极,所以称为大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正处于四九和五九中,往往比一上个节气有所回升,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平均气温零下2-4℃,最低气温一般零下14~17℃,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20℃。最大冻土深度30~40厘米,为全年冻土最深的节气。有些年份,全年最低气温会出现在本节气中。

冬天最冷的天气是什么节气?

大寒

气候特点: " 大寒 " 时值公历一月下半月,农历十二月下半月,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 个节气,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已经到来,但温度由低渐高,往往比一上个节气有 所回升,平均气温零下 2-4 ℃,最低气温一般零下 14-17 ℃,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 20 余度。有半数年份最低气温出现在本节气。最大冻土深度 30-40 厘米,常为全年冻土 最深的节气。降水稀少,有半数年份降水不到 1 毫米,个别年份在 5 毫米以上。常有寒 潮、大风天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本节气内表现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