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帮忙写首藏头诗

2.有关地球的资料

3.重庆自驾去青岛路经那些著名旅游名胜古迹

4.地球资料

帮忙写首藏头诗

南宫天气预报一周15天查询结果_南宫天气预报一周15天查询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百度知道提醒您警惕“系统纳问题中奖”!

查看详细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百科

帮助

百度知道 > 艺术 > 诗词歌赋 相关问题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写春夏秋冬滴作文~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7-10-15 21:36

写春 夏 秋 冬滴作文各1.篇,要写得优美一点滴,不用太长

快丫!~偶急用!

问题补充:写感悟也行,不过一定要写得优美点!!

提问者: 草莓味滴糖果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

美丽的春天

春天到了,真美呀!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连春雨,春雷都连绵不断地来为我们报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农民伯伯正趁着这个好季节开始播种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人们可喜欢春天了,因为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收获,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夏”雨的季节

又到夏天了,这是个既炎热又下雨的季节!

夏天了,也下雨了。一年里面,最多雨的季节就要数炎热的夏天!我的英文名虽然叫“Rain”,就是雨的意思,但我不喜欢那无情的暴风雨,喜欢那可爱的毛毛雨!

我喜欢夏天,但又不喜欢夏天,为什么呢?请各位稍安勿燥,听听我的解释。

我喜欢夏天是因为在夏季的时候,我们可以在金黄的沙滩上玩耍,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游泳,在任何一个地方与阳光亲近,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在家凉空调,玩电脑,看电视,吃雪糕,在书的世界里遨游。而且还有一个漫长的暑,在暑里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复习、玩都行!就连我的生日都在暑里面,这个原因当然也是我喜欢夏天的一个理由之一!

我不喜欢夏天是因为在夏天常常会有暴风雨,有时是红色警告,有时是**警告,严重的时候还是黑色警告呢!每当我们听到或看到天气预报时说会下雨时,所有人都心惊胆寒,害怕自己或儿女被淋湿。就是因为这倾盆大雨,把周围搞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多少父母还要忍受担心子女的痛苦,而且我们也会被淋湿,以至发烧、感冒。有时上着上着课,突然打起雷,下起雨,那这堂课就上不下去了,因为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到课室外面去了……

因为这些原因使得我既喜欢夏天也不喜欢夏天!你听,我才刚写完,外面就下起雨来了,我没说错吧!这是真个“夏”雨的季节!

秋天

南飞的大雁向人们报信:秋天来了。

秋天里的菊花傲然怒放。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红的红如火,黄的黄如金,白的白如玉。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又调皮又可爱,有的却显出一付庄重的样子。真令人赞叹不已。冬天只有梅花在“凌寒独自开”,到了秋天,也只有菊花在傲然怒放;我们学习梅花的坚强意志,学习菊花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秋天 是个收获的季节,看,果园里的那棵苹果树上,一个个密密麻麻又大又红的苹果高高地挂在树上。那棵葡萄树上的葡萄又紫又大,看起来,可真叫人流口水。那两石榴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石榴,它们的肚皮鼓鼓的,有的饱胀得裂开了,真像似听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似的,咧开嘴巴哈哈大笑。薄开皮,一粒粒白里透红的石榴子儿,像珍珠 似的亮晶晶的。丢进嘴里,甜甜的,可真好吃。

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棉花白似雪,棉枝上结满了桃子般的棉花,一棵上就有几十朵,压的棉枝弯了腰;稻子都有筷子那么粗;沉甸甸的谷穗频频点头;饱满的高粱红似火……

秋天里带着阵阵凉意,一丝丝微风,让人觉得冬天在一步步的接近。秋天也是叶展现自己魅力的时候,这时,一阵秋风吹来,树上的叶子们便换上了金色的晚礼服,成群结对的跳起了浪漫的舞蹈。在它们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秋天不仅能给人带来丰收的喜讯,而且还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

冬天的气息

冬天的气息悄然来到人间,他一吹将整个世界吹成了粉装玉砌,他一吹吹下了鹅毛般的大雪,他一吹吹来了人们对冬天的喜爱,欢乐的气氛洋溢在人们心中.

“啊!多么美的雪呀!”我情不自禁的从心底里喊出来!仰头望着簌簌往下飘来的雪花.我张开嘴,去拦那飘浮不定的雪花,一片片冰凉冰凉的雪花化成水滴,顺

着面颊流了下来,使我感受到了冬天冷的美.它的美,美的并不空洞,是那样让人心旷神怡,美丽动人,让人陶醉在这雪景中.

学后,嗬!多么瑰丽的雪景,雪后的大地到处披上了银装,成了水晶童话世界.那一排排树木都自豪地绽开了满树的“银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白色动人的光芒,我像进入了雪的童话让我恋恋不舍,而落光叶子的柳树枝头,侧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那银条儿不像梨花正在含放张开,似乎又出现了一片春天的景色,宛如扬琴的美妙秦鸣.那纷纷落下的玉屑儿,映着朝阳闪烁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装扮着这美妙的世界.枝头的喜鹊也被这栩栩的雪景所陶醉之中,一动不动地停了许久,才像一个潇洒的男儿展翅高飞,渐渐从白茫茫的世界中慢慢消失了.雪对于我来说是美的但更具体说是许多孩子的“玩具”.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等等……我也经不住诱惑参加了我们院中的雪仗比赛,一场激烈的雪仗比赛即将开幕.

冬天悄然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在大自然母亲的动脉中凝聚,等到大地回春之时,再滋润新的生命,献给世界一个更灿烂的春天,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绚丽奇特的美.

回答者: 飞竹柴 - 举人 四级 10-13 16:01

查看用户评论(8)>>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虽然没有用到,不过也谢谢你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9 个人评价

66% (6) 不好

33% (3)

相关内容

我要大约100字的托物言志的作文,还有300字的点评

重庆2008年中考满分语文作文

谁会写作文100分奉上

专门找人写作文100分悬赏

100分悬赏快点!!!谁会写作文

查看同主题问题:春夏秋冬 作文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瀚海澜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2、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回答者: 薛23 - 初入江湖 10-14 11:32等待您来回答

世间路片尾曲我要春夏秋冬的诗句帮忙写首藏头诗我以前看过一首诗,不?知道那是什么体?谁知?道?世间路片尾曲我要问问太阳有多高 是杨玉莹的什么歌里的?一首充满童趣的现代诗悬赏:组成两句诗,用?上下面四个字

职业装制作 兴顺服装厂专业制造

二道区兴顺服装厂是一家专业设计,制作,生产宾馆,酒店,银行,学校,医院,航空,企事业等..

.xsfzc

感恩的心老年服饰诚招区域加盟代理

"感恩的心"首创老年服饰,用品加盟店,针对老年人市场开发出老年服装,用品,保健品三系..

.efw360.cn

品牌男装 首选红都老字号

品牌男装首选红都制衣!红都制衣品牌无与伦比,全额道具支持,100%的跨季调换,..

.hongdudress

吉林东方霓裳服饰引领时尚潮流

东方霓裳--以品牌女装为核心,已代理名优女装品牌几十种,时尚,个性,优质;受到广大白领..

.dfnsjl

特价直销时尚富贵质优价廉外贸尾..

特价直销时尚富贵质优价廉外贸尾单秋冬女装,咪咪乐购物网既上海锦多绵家纺有限公司主..

.mimele

徐州职业装-徐州天璇服装

徐州天璇服装是集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的徐州职业装厂.主要设计,生产男女..

.xzfuzhuang

环球-优质内贸网

可靠的供应商,严格认证,安心购

.globalsources.cn

2008 Baidu

有关地球的资料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国际名称为“该娅”,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数是第三颗。它有一颗天然的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

阿波罗飞船在月球上看到地球是由一系列的同心层组成。地球内部有核(地核)、幔(地幔)、壳(地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和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美丽外套。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56亿年以前产生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的基本参数:

赤道半径: ae = 6378136.49 米

极半径: ap = 6356755.00 米

平均半径: a = 6371001.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9.780327 米/秒2

平均自转角速度: ωe = 7.292115 × 10-5 弧度/秒

扁率: f = 0.003352819

质量: M⊕ = 5.42 × 公斤

地心引力常数: GE = 3.986004418 ×1014 米3/秒2

平均密度: ρe = 5.515 克/厘米3

太阳与地球质量比: S/E = 332946.0

太阳与地月系质量比: S/(M+E) = 328900.5

公转时间: T = 365.2422 天

离太阳平均距离: A = 1.495870 × 1011 米

公转速度: v = 11.19 公里/秒

表面温度: t = - 30 ~ +45

表面大气压: p = 1013.250毫巴

表面重力加速度(赤道) 8.0厘米/秒2

表面重力加速度(极地) 983.2厘米/秒2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

公转轨道半长径 1495870千米

公转轨道偏心率 0.0167

公转周期 1恒星年

黄赤交角 23度27分

地球各圈层结构

地球海洋面积 361745300平方公里

地壳厚度 80.465公里

地幔深度 2808.229公里

地核半径 3482.525公里

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公里

人们对于地球的结构直到最近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在天文学中,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运动、起源和演化,探讨其它行星的结构,以至于整个太阳系起源和演化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生物圈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岩石圈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软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外核液体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称为E层,完全由液体构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层称为F层,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

固体内核圈

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至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心处温度为 5500 ~ 6000°C。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 。地球在 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而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由于人类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它不得不寻求深入的了解。

行星地球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是第3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 1.496亿千米 ,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A)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 ,其轨道长半径为1495870千米,轨道偏心率为0.0167 ,公转轨道运动的平 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 6378 千米 ,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二 者相差约21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7 克/厘米 。地球的尺度和其他参量见表。

形状和大小 中国古代对天地的认识有所谓浑天说。东汉张衡在《浑天仪图注》里写道:“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在远古就已模糊地存在了 。723 年唐玄宗派一行和南宫说等人 ,在今河南省选定同一条子午线上的 13 个地点 ,测量夏至的日影长度和北极的高度 ,得到子午线一度之长为351里80步 ( 唐代的度和长度单位 )。折合现代的尺度就是纬度 一度长132.3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为7600千米 ,比现代的数值约大20%。这是地球尺度最早的估计( 埃及人的测量更早 一些,但观测点不在同 一 子午线上 ,而且长度单位核算标 准不详,精度无从估计)。

精确的地形测量只是到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才有可能,而地球形状的概念也逐渐明确。地球并非是很规则的正球体。它的表面可以用一个扁率不大的旋转椭球面来极好地逼近。扁率e为椭球长短轴之差与长轴之比 ,是表示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参量。经过多年的几何测量、天文测量以至人造地球卫星测量,它的数值已经达到很高的精度。这个椭球面不是真正的地球表面,而是对地面的一个更好的科学概括,用来作为全球各地大地测量的共同标准,所以也叫做参考椭球面 。按照 这个参考椭球面 ,子午圈上一平均度是111.1千米 ,赤道上一平均度是111.3千米 。在参考椭球面上重力势能是相等的,所以在它上面各点的重力加速度是可以计算的,公式如下:

g0=9.780318(1+0.0053024sin2j

-0.0000059sin2j)米/秒2, 式中g0是海拔为零时的重力加速度,j是地理纬度 。知道了地球形状、重力加速度和万有引力常数G=6.670×10-11牛顿·米2/千克2,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为 5.6×1027克。

自转 由于地球转动的相对稳定性 ,人类生活历来都利用它作为计时的标准,简单地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日。然而由于地球外部和内部的原因,地球的转动其实是很复杂的。地球自转的复杂性表现在自转轴方向的变化和自转速率即日长的变化。

自转轴方向的变化中,最主要的是自转轴在空间绕黄道轴缓慢旋进,造成春分点每年向西移动50.256〃的岁差。这是日、月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吸引的结果。其次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本身的位置变化,造成了地面各点的纬度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两种成分 :一种以一年为周期 ,振幅约为0.09〃,是大气和海水等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是一种强迫振动;另一种成分以14个月为周期,振幅约为0.15〃,是地球内部变化所引起的,叫做张德勒摆动,是一种自由振动 。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自由振动。

转速的变化造成日长的变化。主要有3类 :长期变化是减速的,使日长每百年增加1 ~ 2毫秒 ,是潮汐摩擦的结果;季节性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0.6毫秒 ,是气象因素引起的;

不规则的短期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4毫秒 ,是地球内部变化的结果。

表面形态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表面形态是极复杂的 ,有绵亘的高山,有广袤的海盆,还有各种尺度的构造。

地表的各种形态主要不是外力造成的,它们来源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地壳运动的起因至少有以下几种设想:①地球的收缩或膨胀。许多地学家认为地球一直在冷却收缩,因而造成巨大的地层褶皱和断裂。然而观测表明,地面流出去的热量和地球内部因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而生出的热量是同量级的。也有人提出地球在膨胀的论据。这个问题现在尚无定论。②地壳均衡。在地壳以下的某一定深度,单位面积上的载荷有一种倾向于均等的趋势。地面上的巨大高差为地下深部横向物质流动所调节。③板块大地构说——地球最上层约八、九十千米厚的岩石层是由几块巨大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就产生地面上一切大地构造现象 。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何处,现在还不清楚,但不少人认为地球内部物质的对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电磁性质 地磁场并不指向正南。11世纪中国的《梦溪笔谈》就有记载。地磁偏角随地而异。真正地磁场的形态是很复杂的。它有显著的时间变化,最大的变化幅度可达到总地磁场的千分之几或更高。变化可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的潮汐运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在地磁场中,用统计平均或其他方法将短期变化消去后就得到所谓基本地磁场。用球谐分析的方法可以证明基本地磁场有99%以上来源于地下,而相当于一阶球谐函数部分约占80%,这部分相当于一个偶极场,它的北极坐标是北纬78.5°,西经69.0°。短期变化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平静变化是经常出现的,比较有规律并有一定的周期,变化的磁场强度可达几十纳特 ;干扰变化有时是全球性的 ,最大幅度可达几千纳特 ,叫做磁暴。

基本磁场也不是完全固定的,磁场强度的图像每年向西漂移0.2°~0.3°,叫做西向漂移。这就指出地磁场的产生可能是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结果。现在普遍认为地球核主要是铁镍组成的(还包含少量的轻元素)导电流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便产生电流。这种电磁流体的耦合产生一种自激发电机的作用,因而产生了地磁场。这是当前比较最为人接受的地磁场成因的说。

当岩浆在地磁场中降温而凝固成岩石时,便受到地磁场磁化而保留少许的永久磁性,称为热剩磁。大多数岩浆岩都带有磁性,其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由相同时代的不同岩石标本可以确定成岩时地球磁极的位置。但由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标本所确定的地磁极位置却是不同的。这就给大陆漂移的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人们还发现,在某些地质时代成岩的岩石,磁化方向恰好和现代的地磁场方向相反。这是由于地球在形成之后,地磁场曾多次自己反向的结果。按照自激发电机地磁场成因说,这种反向是可以理解的。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可以感应地下电流,而地下电流又引起地面的感应磁场。地下电流同地下物质的电导率有关,因而可由此估计地球内部的电导率分布。然而计算是复杂的,而且解答不单一。现在所能取得的一致意见是电导率随深度而增加,在60~100千米深度附近增加很快 。在400~700千米的深处,电导率又有明显的变化,此处相当于地幔中的过渡层(又叫C层)。

温度和能源 地面从太阳接受的辐射能量每年约有10焦耳,但绝大部分又向空间辐射回去,只有极小一部分穿入地下很浅的地方。浅层的地下温度梯度约为每增加30米,温度升高1℃ ,但各地的差别很大 。由温度梯度和岩石的热导率可以计算热流 。由地面向外流 出的热量 ,全球平均值约为6.27 微焦耳/厘米秒 ,由地面流出的总热能约为10.032×1020焦耳/年。

地球内部的一部分能源来自岩石所含的放射性元素铀 、钍、钾。它们在岩石中的含量近年来总在不断地修正,有人估计地球现在每年由长寿命的放射性元素所释放的能量约为9.614×1020焦耳 ,与地面热流很相近 ,不过这种估计是极其粗略的,含有许多未知因素。另一种能源是地球形成时的引力势能,定地球是由太阳系中的弥漫物质积聚而成的 。这部分能量估计有25×1032焦耳 ,但在积聚过程中有一大部分能量消失在地球以外的空间 ,有一小部分 ,约为1×1032焦耳,由于地球的绝热压缩而积蓄为地球物质的弹性能。设地球形成时最初是相当均匀的,以后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层状结构,这样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引力势能,估计约为2×1030焦耳。这将导致地球的加温。地球是越转越慢的。地球自形成以来,旋转能的消失估计大约有1.5×1031焦耳,还有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但其数量级都要小得多。

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去估计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结果。但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结果如下:①在100千米的深度 ,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 ,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 ;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 ,深度为5100千米 ,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差不多。

内部结构 地球的分层结构基本上是按地震波( P和S )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地球上层有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盖着2/3的地面。

地震时,震源辐射出两种地震波,纵波P和横波S。它们各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围传播?经过不同的时间到达地面上不同的地点。若在地面上记录到P和S的传播时间随震中距离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地下不同深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υp和υs。

地球内部的分层就是由地震波速度分布定义的,在海水之下,地球最上层叫做地壳,厚约几十千米。地壳以下直对地核,这部分统称为地幔。地幔内部又有许多层次。地壳与

地幔的边界是一个明显的间断面 ,称为M界面或莫霍界面 。界面以下约到会80千米的深度,速度变化不大,这部分叫做盖层。再往下,速度变化不大,这部分叫做盖层。再往下 ,速度明显降低 ,直到约220千米深度才又回升 。这部分叫低速带。以下直到2891千米深度叫做下地幔。核幔边界是一个极明显的间断面。进入地核 ,S波消失 ,所以地球外核是液体。到了5149.5千米的深度 ,S波又出现,便进入了地球内核。

由地球的速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计算出地球内部的两个弹性常数、压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在地幔中,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很小 ,只是过了核幔边界才向地心递减至零 。在核幔边界处的压力为1.36兆巴,在地心处为3.64兆巴。

内部物质组成 地震波的速度和密度分布对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一个限制条件 。地球核有约 90%是由铁镍合金组成的,但还含有约法三章10%的较轻物质;可能是硫或氧。关于地幔的矿物组成,现在还存在分歧意见。地壳中的岩石矿物是由地幔物质分异而成的。火山活动和地幔物质的喷发表明地幔的主要矿物是橄榄岩。地震波速度的数据表明在内400、500、和谐500千米的深度,波速的梯度很大 。这可解释为矿物相变的结果。在内400千米的深处 ,橄榄石相变为尖晶石的结构,而辉石则熔入石榴石 。在家500千米的深度,辉石也分解为尖晶石和超石英的结构 。在先650千米深度下,这些矿物都为钙钛矿和氧化物结构 。在下地幔最下的200千米中,物质密度有显著增加。这个区域有无铁元素的富集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起源和演化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早期的说主要分两大派:以康德和拉普拉斯为代表的渐变派和以G.L.L.布丰为代表的灾变派 。渐变派认为太阳系是由高温的旋转气体逐渐冷却而成的;灾变派主张太阳系是由此及彼2个或3个恒星发生碰撞或近距离吸引而产生的。早期的说主要企图解释一些天文事实,如行星轨道的规律性,内行星和外行星的区别。太阳系中角动量的分布等。在全面解释上述观测事实时,两派都遇到不可克服的因难。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人们逐渐倾向于太阳系起源于低温的固体尘埃的观点。较早的倡议者有魏茨泽克、施米特和尤里。他们认为行星不是由高温气体凝固而成,而是由温度不高的固体尘物质积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时基本上是各种石质物体和尘、气的混合物积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温度估计不超过去时1000℃。由于长寿命放射性无素的衰变和引力势能的释放,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铁的熔点时,原始地球中的铁元素就化成液态,由于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从而形成了地核。地球内部温度继续升高,使地幔局部熔化,引起了化学分异,促进了地壳形成。

海洋和大气都不是地球形成时就有的,而是次生的。因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气和水 。海洋是地球内部增温和分异的结果。原始大气是从地球内部放出的,是还原性的。直到绿色植物出现后,大气中才逐渐积累了自由氧,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逐渐形成现在的大气(见地球起源)。

年龄 地球的年龄 ,如果定义为原始地球形成后到现在的时间,则由岩石和矿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测定。但是这样做时,仍免不了对地球的初始状态做一些定,根据岩石矿物中和陨石中铅同位素的精密分析,现在一般都接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B

重庆自驾去青岛路经那些著名旅游名胜古迹

一、重庆自驾去青岛路经著名旅游名胜古迹如下:

达州市:真佛山、百里峡、賨人谷、列宁街、罗家坝遗址、渠县汉阙、仙女山;

安康市:香溪洞、擂鼓台、南宫山、瀛湖风景区、千家坪森林公园等;

十堰市:武当山,太极湖,丹江口水库,野人谷野人洞,九龙瀑,上津古镇等;

襄樊市:古隆中、襄阳城、中国汉城、鹿门寺、水镜庄、春秋寨等;

南阳市:丹江大观苑、卧龙岗、医圣祠、宝天曼、内乡县衙、西峡老界岭等;

平顶山市:尧山、三苏坟、香山寺、画眉谷、中原大佛;

许昌市:曹丞相府、花都温泉、神垕古镇、春秋楼、鄢陵花博园等;

开封市:龙亭、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园、开封府、大宋武侠城、宋都御街、七盛角;

菏泽市:曹州牡丹园、金山旅游区、孙膑旅游城、水浒文化城、单县百狮坊;

济宁市:古运河、微山湖、太白楼、峄山、梁山;

曲阜市:孔府、孔庙、孔林(5A)、六艺城(4A)、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临沂市:蒙山、王羲之故居、沂蒙崮群、竹泉村、天马岛、汤头温泉等;

日照市:万平口、五莲山、九仙山、浮来山、灯塔广场等

青岛市:崂山、五四广场、八大关、栈桥、奥帆中心、金银沙滩、大小珠山等.

二、途径道路:重庆自驾去青岛走达渝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兰南高速公路、永登高速公路、日兰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

三、高速收费:全程约1843.9公里,高速收费795元。、

四、长途自驾游的注意事项

1、加足油。我们在城市,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加油站,三步一个,五步一个,到哪里都可以随时加到油。不用害怕说找不到加油站,没有油可加。但是,在边远地区,真的是找不到加油站。我在内蒙草原,跑一百公里,看不到一个加油站,进入连绵的大山里,也是没有加油站的。找不到加油的地方,这是常有的事情。因为那边人烟稀少。建一个加油站不上算。有几次,我都非常危险。眼看着油箱里的油不多了,向前开,没有加油站。再开一个小时,还是不见加油站。真的害怕开不动了。总是在危急关头,一个加油站终于出现了。所以,还没出现过没油抛锚的情况。真不敢想像,万一没油了,在人迹罕至的大草原上或是深山大谷中,该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2、我走过国道、省道、县道、村道。一般来说,国道的路况好一些。缺点是大货车特别多。县道与村道真是不敢走的。即使是国道,也有很多路段是破破烂烂的,很难行走。多数的省道还是不错的选择。出行的时候,要设计好线路,尽量避开县道。

3、外出,自己带一个电饭锅是非常有用的。有时可以在饭店吃,但有时,也可以自己去菜场买一些蔬菜,买一块肉,自己煮来吃。还可以下面条。最妙的是可以用来烤面包烤馒头片吃。现在有苞米下来了,也可以煮苞米吃。自己烧一点吃,也是一种乐趣啊。

4、一定要自带笔记本电脑。可以经常查询旅行线路和前方的天气预报。另外,现在宾馆都提供一根网线。最好是准备一个迷你路由器。它可以很方便地把有线网络改变成无线网络。你可以躺在电脑了。同行的所有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玩手机,玩平板电脑了。

5、一定要带上创可贴。出门在外,难免会碰伤了手脚。可以随时上药。还有,一定要带上一根绳子。可以晾衣服。也可以捆什么东西用。还有,要带上一个手电筒。在荒郊野地,晚上漆黑一团就派上用场了。很多乡村是没有路灯的。

6、带上一个电吹风。不一定是吹头发。下雨天,鞋子袜子都湿了。可以吹干。洗的衣服晾不干,也可以吹干。

7、再带一个小的保温瓶,可以放入开水。

8、买一个导航仪,正确地使用它,可以为你减少很多麻烦。可以设计旅行的路线,帮你寻找景点,宾馆甚至厕所。尤其是上高速,不会使你错过下站口而发生危险。这可是保命的东西呀。

9、天黑不开车。我们习惯在城市夜晚开车,灯火通明,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广大的全国农村山区都是没有路灯的。漆黑一团。再加上对方来车的灯光,让你什么都看不见,非常危险。

驾车路线:全程约1843.9公里

起点:解放碑

1.重庆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邹容路行驶60米,右前方转弯

2) 行驶20米,直行进入邹容路

3) 沿邹容路行驶50米,过左侧的邹容广场,稍向左转进入北区路

4) 沿北区路行驶1.0公里,过一号桥,朝黄花园大桥/五里店/江北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黄花园立交桥

5) 沿黄花园立交桥行驶10米,过右侧的富城大厦商务楼A栋约270米后,右前方转弯

6) 行驶5.1公里,过右侧的蔡家沟约230米后,直行上匝道

7) 沿匝道行驶210米,过五童立交约320米后,直行进入内环快速路

8) 沿内环快速路行驶560米,朝东环/长寿/邻水/G5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东环立交

9) 沿东环立交行驶320米,过东环立交约210米后,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10) 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6.1公里,朝邻水/广安/达州/G6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包茂高速公路

2.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820米,过黑石子互通约630米后,直行进入包茂高速公路

3.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450.2公里,过王家院子大桥,朝五里/安康/西安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包茂高速公路

4.沿包茂高速公路行驶910米,直行进入十天高速公路

5.沿十天高速公路行驶204.9公里,朝十堰东/襄阳/G70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7.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47.7公里,朝襄阳/常德/黄集/南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襄阳互通

8.沿襄阳互通行驶1.1公里,过襄阳互通,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9.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95.5公里,朝许昌/S83/兰考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0.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过陈官营枢纽,直行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1.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167.7公里,朝永城/兰考/S32/S83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永登高速公路

12.沿永登高速公路行驶800米,直行进入永登高速公路

13.沿永登高速公路行驶26.3公里,朝鄢陵/S83/兰考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4.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113.1公里,过陇海铁路大桥,朝兰考西/菏泽/G1511/G3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日兰高速公路

15.沿日兰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日兰高速公路

16.沿日兰高速公路行驶469.2公里,朝烟台/连云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日照立交

17.沿日照立交行驶990米,过日照立交约560米后,直行进入沈海高速公路

18.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驶90.3公里,朝青岛/济南/G2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胶南枢纽立交

19.沿胶南枢纽立交行驶490米,过胶南枢纽立交约520米后,直行进入青兰高速公路

20.沿青兰高速公路行驶12.2公里,朝胶州湾大桥/青岛/红岛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胶州湾大桥

21.沿胶州湾大桥行驶520米,过黄岛枢纽立交,直行进入胶州湾大桥

22.沿胶州湾大桥行驶25.4公里,在城阳/机场/瑞昌路/市南区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李村河互通

23.沿李村河互通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环湾大道

24.青岛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环湾大道行驶4.6公里,朝杭鞍高架路/辽阳西路/山东路/五四广场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杭鞍高架路

2) 沿杭鞍高架路行驶4.7公里,朝鞍山路/山东路/市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3) 沿匝道行驶340米,直行进入鞍山路

4) 沿鞍山路行驶170米,右转进入山东路

5) 沿山东路行驶3.7公里,过右侧的华仁国际大厦约240米后,稍向左转进入澳门路

6) 沿澳门路行驶700米,过彩虹桥,左前方转弯进入澳门路

7) 沿澳门路行驶40米,过彩虹桥,右转进入清远路

8) 沿清远路行驶80米,右转进入清远路

9) 沿清远路行驶30米,到达终点

终点: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

地球资料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地球的寿命还有很长。

轨道长半径(天文距离单位) 1.000

轨道长半径(百万公里) 149.6

公转的恒星周期(日) 365.26

公转的会合周期(日) -

轨道偏心率 0.0167

轨道倾角(度) 0.0

升交点黄经(度) 0.0

近日点黄经(度) 102.3

平均轨道速度(公里) 29.79

赤道半径(公里) 6371 (此数据为最新数据,此前数据为6,378)

极半径(公里)6350 (此数据为最新数据,此前数据为6,357)

地球周长(公里)40030

扁率 0.0034

质量(地球质量=1) 1.000

密度(克/立方厘米) 5.52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转周期(日) 0.93

黄赤交角(度) 23.44

反照率 0.30

1543年,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此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都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傅科摆试验),证明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半长径为1495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周期为一恒星年,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黄道与赤道交角(黄赤交角)为23°2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化、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即岁差和章动、极移和黄赤交角变化。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中国唐朝时期,在一行的指导下,由南宫说率领的测量队在河南省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带进行了最早的弧度测量,算出了北极的地平高度差一度,相当于南北地面距离相差约351里80步(唐朝的长度单位5尺=1步,300步=1里),从而可算出地球的半径。这项工作比阿拉伯人的类似工作约早100年。在现代,除用大地测量方法外;还可用重力测量确定地球的均衡形状。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地球动力学测地方法得到很展。各种方法的联合使用,使得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测定精度大大提高。1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常数系统中,地球赤道半径α为6378140米,地球扁率因子1/f为298.257。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扁球体,或者说,更象个梨状的旋转体。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也是个椭圆,据此可认为地球是个三轴椭球体。地球自转产主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形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公里。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造成地球表面形状的不规则性。在大地测量学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在这个面上重力位各处相同,是个等位面。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气产生潮汐现象,也使固体地球(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这就是所谓“固体潮”。

地球的质量为5.6×l0^27克,这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的。地球质量的确定提供了测定其他天体质量的依据。从地球的质量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3。地球上任何质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二者的合力就是重力。重力随高度递增而减小,也随纬度而变化。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8.伽(厘米/秒2),两极处为983.2伽。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重力异常现象,这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重力异常同地质构造和矿床有关。地球因受到日、月引潮力的作用,它的重力加速度也有微小的周期变化,最大的可达十分之几毫伽。地球的重力常数为9.8N/kg,为月球的6倍。

目前全球有八个主要板块:

欧亚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 (印度除外);欧亚板块-北大西洋东半部、欧洲及亚洲(印度除外);

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及印度洋西侧;非洲板块-非洲、南大西洋东半部及印度洋西侧;

印澳板块-印度、澳洲、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印澳板块-印度、澳洲、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太平洋板块-大部分的太平洋(包含美国南加州海岸地区);

纳斯卡板块-紧临南美洲的太平洋东侧;纳斯卡板块-紧临南美洲的太平洋东侧;

北美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北美板块-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兰;

南美板块-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南美板块-南美洲与南大西洋西半部;

南极板块-南极洲与南大洋。南极板块-南极洲与南大洋。

此外还有至少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板块、科克斯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等。此外还有至少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板块、科克斯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等。 在板块边界的地震发生异常频繁,将震央一一点出即可明显看出板块的边界何在。

直到十六世纪的哥白尼时代之后,人类才了解到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而已。直到十六世纪的哥白尼时代之后,人类才了解到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而已。

地球当然不需太空探测船才可认识,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我们才真正勾勒出整个地球的全貌。 当然能自太空中取得它的影像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地球的太空影像对天气预测,尤其是台风 (飓风) 的预报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从太空看到的地球真是非常美丽。

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

0- 40地壳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内地核

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 地函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 ,其上的地函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 ;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 地幔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 ,其上的地幔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 ;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 这些不同的层圈都是以不连续面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壳与地函之间的莫氏不连续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质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则只是整个地球极小的一部分而已 (质量,单位为10的24次方公斤: 大气层 = 0.0000051,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835,内地核 = 0.09675,大气层= 0.0000051,海洋= 0.0014,地壳= 0.026,地函= 4.043,外地核= 1.835,内地核= 0.09675 。

地核主要的主要成分是铁 (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来得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 (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地核主要的主要成分是铁(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来得高;下部地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函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 以上这些了解都是来自於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幔的物质有时会因著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以上这些了解都是来自于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函的物质有时会因着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 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硅) 及硅酸盐类如长石。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二氧化硅)及矽酸盐类如长石。 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铁34.6% ,氧29.5% ,矽15.2% ,镁12.7% ,镍2.4% ,硫1.9% ,0.05% 钛 。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

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 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 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 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层 (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 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层(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函的顶端)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函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 。 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於地函中之处。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 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地球的表面很年轻 ,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地球的表面很年轻 ,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 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几乎完全消灭了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例如撞击坑 ,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几乎完全消灭了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例如撞击坑,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 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而且老於30亿年的岩石非常罕见。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而且老于30亿年的岩石非常罕见。 最老的生物化石不老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最老的生物化石不老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

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 ( 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於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 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于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 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於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 (也许火星早期也曾有过这些作用,但现在已无)。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于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也许火星早期也曾有过这些作用,但现在已无)。

地球大气组成中,77%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地球大气组成中, 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馀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余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 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表温度极重要的作用,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大约35℃,否则地表的平均温度将是酷寒的-21℃! 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 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学组成的一大特徵,因为氧是活性很强的气体,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就和大气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气完全是由生物作用产生及维持,若没有生命就不会有自由氧。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学组成的一大特征,因为氧是活性很强的气体,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就和大气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气完全是由生物作用产生及维持,若没有生命就不会有自由氧。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潮力会使地球的自转周期每一世纪增加约2毫秒,最新研究显示在9亿年前一天只有18小时,而一年则有481天。地球拥有适度的磁场,推测磁场是起因於液态外地核中的电流。地球拥有适度的磁场,推测磁场是起因于液态外地核中的电流。 由於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及外层大气的交互作用, 极光于焉产生;而上述因素的不均衡造成磁极会在地表移动,目前磁北极位于加拿大北境。由于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及外层大气的交互作用, 极光于焉产生;而上述因素的不均衡造成磁极会在地表移动,目前磁北极位于加拿大北境。

地球磁场及其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也造成了范艾伦辐射带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它是环绕著地球的成对环状带,外型就像是甜甜圈,由气体离子 (电浆) 组成,其外圈由海拔19,000公里延伸到41,000公里;内圈则介于海拔13,000至7,600公里之间。地球磁场及其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也造成了范爱伦辐射带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它是环绕着地球的成对环状带,外型就像是甜甜圈,由气体离子(电浆)组成,其外圈由海拔19000公里延伸到41000公里;内圈则介于海拔13000至7600公里之间。

地球有一个卫星,就是月球 ,它距地球384,000公里远,半径1,738公里,质量是7.35x10 22公斤。然而此外: 数千个小型人造卫星也在绕地轨道运转;小行星3753 (1986 TO) 的复杂轨道与地球相关,它不能算是地球的卫星,一般是视之为「伴星」(companion),比较像是土星的土卫十与土卫十一的地位;1846年间曾有人宣称找到了第二个月亮Lilith,后来证实它并不存在。

地震波——打开地心之门的钥匙,20世纪初,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忽然醒悟:原来地震波就是我们探察地球内部的“超声波探测器”!地震波就是地震时发出的震波,它有横波和纵波两种,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物质,纵波却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任一种物资中自由通行。通过的物质密度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就快,物质密度小,传播速度就慢。莫霍洛维奇发现,在地下33千米的地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猛然加快,这表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很大,物质成分也与地球表面不同。地球内部这个深度,就被称为“莫霍面”。

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则消失了,这说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变小了,固体物质也没有了,地球之心在这里,只剩下了液体和气体。这个深度,就被称为“古登堡面”。

地球之心之谜终于搞清楚了:地球从外到里,被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分成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主要是岩石,地幔主要是含有镁、铁和硅的橄榄岩,地核,也就是真正的地球之心,主要是铁和镍,那里的温度超过2001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