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四养”之道

2.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水沟—太冲

3.什么时候祛湿效果好?国医湿茶告诉你,分时祛湿有规律呢?

4.冬至养生|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日南之至一阳初生 温阳活血以平为期

5.101岁国医名师的独家养生秘方:蒸干枣、醋泡姜、饮三茶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四养”之道

从化太平国医小镇天气_从化太平镇天气预报24小时

国医大师邓铁涛在行医诊疗之余研究 养生 之道,并坚持实践,百岁高龄仍耳聪目明,思维清晰。邓老重视仁德,固护脾胃,颐养阳气,使机体维持阴阳平衡的 健康 状态,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并在长期的防病、治病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一套 养生 方法——

书以养德

历代 养生 典籍都强调“养德可以长寿, 养生 必先养德”这一观点,甚至将养德看成是“ 养生 之根”。养德的人必须多涉猎书籍并付诸实践。邓老除了看中医药学著作外,还非常喜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庄子》等。

另外,他还特别喜欢诵读诗词歌赋。至于行动方面,他行医教学至今70多年,时刻不敢忘记“医乃仁术”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

静以养心

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

邓老经常练习打坐,双腿交叉盘坐于床上,上身自然放松,头位正直,自然闭目,含胸拔背,两手置于腹前相互轻握,自然闭口,坐正后,全身放松,不加意念。

此法可于晨起和入睡前各做1遍。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是调神养心的法宝;温热水泡脚,并用双手、揉搓脚背及脚心,可帮助入睡。

阳养肾

肾为先天之本,历代 养生 家认为,养肾可使人长寿。午间散步,阳助肾。每天中午时分,只要天气晴朗,邓老都会围绕楼下空地悠闲散步数圈,此方法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阳虚体质者。

药取平和,常服养肾。邓老比较喜欢选用枸杞、何首乌、杜仲、肉苁蓉、灵芝、桑葚、蜂王浆、女贞子、山萸肉等药性平和的中药,长期适量服用有一定的养精保肾作用。

食养脾胃

要想长寿,必须注意调养脾胃。想要脾胃强健,关键在于重视饮食习惯与适量运动。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易损伤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气血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

杂食不偏。邓老一贯主张进食宜杂不宜偏,五谷杂粮、酒肉果蔬都可进食,但不可过量。每种食物都有寒热温凉之四性,更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缺之则易使人体气血阴阳失衡。

宜温不宜凉。现在患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非常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长期进食寒凉饮食,日久耗损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结果变生诸疾。所以,饮食宜温不宜寒凉。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水沟—太冲

单穴功用

水沟,又名人中、鼻人中、鬼宫、鬼市、鬼客厅。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为督脉经腧穴。以穴在口鼻之间,即天之下、地之上,人在其中而得名人中。鼻通于天气(自然界之大气,富有营养之气),口通于地气(五谷杂粮之气,即饮食入口,吸取精华,排出糟粕,还原于地,以促使水谷之生长,再供应人体之需要的循环观)。 养生 学家闭口藏舌,舌舐上腭,运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润喉咙,通渗脏腑,人中又当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本穴具有祛风清热、调和阴阳、醒脑开窍、回阳救逆、镇静安神、活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晕厥、昏迷、癫证、狂证、痫证、子痫、脏躁(癔症)、急惊风、中风口噤、不省人事、口眼喎斜、产后血晕、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心腹胀满、绞痛、气冲心胸、消渴、水肿、黄疸、寒热头痛、崩漏、丹毒。

太冲,又名大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既是本经"原"穴,又是输土穴。太,大也;冲,通道也。比喻本穴为肝经通道所在,也是元(原)气所居之处,故名太冲。本穴具有舒肝理气、活血通络、清降肝阳、镇肝息风、清利下焦湿热之功。用于治疗胸胁支满、疼痛、呕逆食少、眩晕头痛、头重脚轻、烦躁失眠、惊风抽搐、癫痫、目赤肿痛、崩漏、疝气、遗溺、小便不通、内踝前缘痛。

伍用功能

水沟为督脉腧穴,乃手、足阳明、督脉三经之会穴。人居天地之中,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而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而口受之,水沟位于口鼻之间,故又名人中。有通阳宣窍,清热降逆、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开关解噤之功;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属阴、主血,有清泻肝胆、肃降气逆、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之效。

水沟开窍于上,太冲平逆于下,二穴参合,醒神开窍,平肝降逆,息风止惊之效益彰。

主治

1.外感时邪、高热神昏、惊厥抽搐、二便秘结等症。

2.癫狂、痫证。

3.肝郁不舒、心神不安、烦躁善怒、失眠等症。

操作法

水沟:从下向上斜刺0.3 0.5寸,针刺用泻法,亦可用雀啄术。

太冲:直刺0.5 1寸,针刺用泻法。

经验

水沟—太冲伍用,为王乐亭先生之经验,用于治疗肝风上扰、肝热惊风,以及热病神昏、惊厥、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欲动肝风等;还能治疗肝郁不舒、心神不安、烦躁善怒、失眠少寐等症。

什么时候祛湿效果好?国医湿茶告诉你,分时祛湿有规律呢?

湿气什么时候调理比较好?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应该是一直坚持调理,直到脾运化正常为止。但是如果要分个时间,也确实有规律可以循迹。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看。

国医祛湿茶告诉你,湿气分两种

湿气除了从症状上分为湿热和寒湿以外。也有内外之分,被分为内湿和外湿。内湿我们听的多,外湿相对而言少一些。

但是外湿的概念一直有,且外湿是影响内湿的。比如我们常说的空气中太湿了,天气潮湿,这都是指的外湿。

除此之外,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概念,外湿是影响内湿的,比如你长期在潮湿的环境居住,体内就会湿气比较重。

国医湿茶告诉你,春夏去外湿,秋冬去内湿

为什么会有春夏去外湿,秋冬去内湿的说法呢?其实是因为秋冬的天气一般比较干燥,空气中的湿比较少,不会影响内湿。所以这个时候调理起来,作用会比较集中。

而且,湿气本身就是多变的。在没有外界的影响下,调理起来效果更好。这一点我们用下面的一个例子就能很快的明白。

如外湿就是我们的生活喜欢喝冰水,吃冷物的习惯。当你这个习惯改不掉的时候,祛湿肯定是很难的,也出不了效果。但是有很多人一旦改掉这些习惯,祛湿的效果马上就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说秋冬适合祛内湿的原因了。

国医祛湿茶说,分时祛湿这样做

很多祛湿的朋友在夏天总是控制不住嘴,天气炎热就喜欢吃冷物,喝冷饮。总觉得吃一次,喝一次没多大的关系。其实,每一次都是在影响我们祛湿的效果,并且冷伤脾,改不掉这个习惯,脾的运化功能更难恢复。所以,到了秋冬季,抓住这个机会,努力祛湿,对于有需要的人也是一件好事。起码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去调理我们的脾,让它的运化功能趋于正常。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

(1)可以增加喝祛湿茶的频率

(2)可以少吃一些肥甘油腻的东西,给脾胃一个好环境

(3)冬天天气偏凉,可以多跑步,运动,让湿气随汗液排出一部分

总体来说,秋冬季节更有利于大家祛湿。如果你想知道具体什么时间祛湿最好,我的心里答案是越早祛湿越好。

冬至养生|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日南之至一阳初生 温阳活血以平为期

养生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日南之至一阳初生 温阳活血以平为期" img_height="605"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4.q578/df/1223/2b15f214b9620e7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古人认为,冬至这一天乃“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节气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指出,中医 养生 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协调平衡是 养生 的核心思想。

冬至时节气温逐渐走低,开启了“数九寒天”,中老年朋友们在 养生 防病方面应注意温阳活血,以平为期。

王琦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为大家提出 养生 建议。

名医风

养生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日南之至一阳初生 温阳活血以平为期" img_height="215" img_width="268" data-src="//imgq4.q578/df/1223/3053b524b50b9cf6.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中医男科学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01精神调摄

平和体质的个体,由于脏腑阴阳气血趋于均衡稳定,一般表现为精神愉悦、乐观开朗。

而有一些中老年人沉静内向不爱说话、情绪低落;另一些心烦急躁、苦闷多疑。

这两者均易产生不良的心态,影响人际交往,影响身体 健康 。

老年人应积极调节自己的 情感 ,不断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

多交朋友,多与人接触、沟通,学会向亲友倾诉,心胸要宽阔,做人要宽宏大量,用愉悦的心情代替悲哀、低落的心情。

可以多听听音乐,选择一些轻松、喜庆的音乐,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畅快的旋律、轻音乐,以宣畅情志。

情志平和,精神愉悦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保持 健康 。

02谨慎起居

人们的生命活动随着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昼节律等自然规律而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欲达到阴阳和调,应顺应四时,悉心调护。

冬季寒冷,万物闭藏,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温,顺应冬天潜藏之气。

冬天虽寒,但应坚持锻炼,动静结合,不可过于安逸。

冬季外出锻炼时应注意保暖避寒,避免过度出汗,选择暖和的天气、适宜的场地,不宜在大风、大雾、雨雪天气出门锻炼,或潮湿阴冷之处锻炼身体。

常常晒太阳,让人体的阳气与天地之阳气相通。

中午阳气最旺盛,冬天的中午是晒太阳最宝贵的时间。

晒太阳的时候,不要戴帽子,通过百会穴,肌体可以把阳气吸进去。

中老年人还可以一边晒太阳,一边手握半拳,叩击自己的肾,以补充阳气。

使气血经脉通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为下一年的身体 健康 打下坚实基础。

养生 先养脚,人老肯定是脚先衰。脚对人体起着重要的 养生 保健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脉,其中有6条就起于足部,人们双脚还分布有60多个穴位。

西医学研究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 健康 息息相关。

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或刺激足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就可以驱除寒气,疏通全身经络,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呵护阳气、强身健体的功效。

中老年人在洗脚时,用40~50 的水洗脚,水量以淹没脚踝为好,双脚浸泡15分钟。同时,用手缓慢、连贯地双脚,直至自己感觉双脚微微有发热感为止。

如在水中再加入一些温阳的药物,比如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效果会更好。

03饮食调养

天寒地冻,阳气深藏,阴气大盛,万物生机潜藏,精气涵养。

中老年人冬季宜温补,宜选用温热助阳之品以扶阳散寒,如生姜、肉桂、胡椒、羊肉、牛肉等温补之品。

生姜温阳作用明显,经常吃姜,百益无一害, 养生 保健离不开姜。

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正是这个道理。

中老年人可以在做菜的时候放姜,还可以口嚼生姜,还可以把生姜切片以后放在肚脐上。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有很好的温中散寒、补血益气之效,特别适合阳虚体质者冬天食用。

具体方法是: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当归、生姜冲洗净后,清水浸软,切成片状,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微微汆烫,除去血水以后捞出切片。然后将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

下焦虚寒、腰部膝盖怕冷怕风的人,还可以用胡桃仁炒韭菜做菜,用胡桃仁50克,韭菜200克煎炒即可。

王琦教授补充指出,先天性遗传因素所形成的生理体质是人一生体质的基础,但是先天性因素决定的体质特征会在后天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发生变化。

调摄适宜者,可弥补先天不足,使体质由弱变强;调摄不当者,虽先天禀赋充足,也可因过度损耗,使体质由强变弱。

所以 养生 这件事等不得,要把 养生 的意识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以平为期,进而达到 健康 长寿的目标。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养生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日南之至一阳初生 温阳活血以平为期" img_height="800" img_width="1920" data-src="//imgq4.q578/df/1223/a7b7cf9dd806278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101岁国医名师的独家养生秘方:蒸干枣、醋泡姜、饮三茶

在北京中医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101岁仍坚持出诊治病救人,是目前北京最年长的出诊大夫,也是首届 “国医大师” ,他就是路志正。

路志正出生于1920年,2008年被评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9年被评为 首届“国医大师”

从十几岁从医后,坚持出诊几十年,年过百岁仍眼不花、耳不背、行动自如。随诊的人都知道,路老看病思维缜密,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谈及 养生 之道,路老常说要养好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中医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的说法。人从出生后成长需要大量能量,几乎都要从饮食获得,而饮食必须由脾胃运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脾胃为 “气血生化之源” ,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

路老在 养生 时不离脾胃,他有几个坚持多年的习惯,非常简单、都能做,今天分享给大家。

一、三蒸大枣养脾胃

路老每天坚持吃三颗蒸枣,已经吃了好几十年。

关于吃大枣补不补血,有许多争论,但在中医看来大枣确实有补气血的功效。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健全时,才能把摄入的食物转化成人体所需的气、血、津、精等精微物质。

大枣是食物的一种,《神农本草经》记载大枣 “安中养脾,助十二经.. . 和百药” ,是指枣可和解百药毒,能通行全身十二经,有为补脾益气(重在补脾)功效。

对比其他的食物,大枣不仅可以提供营养物质,还能从不同角度促进气血生化,帮助脾胃解决“开源”问题,效果自然显著。

大枣有很多种吃法,单从补气血来说,生吃、煮粥、煲汤都不如干蒸着吃。这也是路老的独家秘方,他发现利用中医“炮制学”原理蒸出的枣,不仅绵软甘甜,而且养护脾胃效果最好。

干蒸大枣首先选肉厚、质实、色泽鲜艳的干枣,无需浸泡,洗去杂质后隔水蒸。

蒸枣讲究火候,三蒸最好。先用中强火蒸20分钟,放阴凉处3-4小时;再蒸20分钟,水沸腾后转小火;每次吃时,用小火再蒸一次,剥去外皮和内核即可食用。

这样加工后的大枣有健脾养血、补血的功效,每天吃三颗,可以促进胃肠吸收,帮助脾胃功能慢慢恢复,气血不足的问题也能得到缓解。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大枣,如果脾胃虚弱且湿气重,有腹胀、舌苔腻、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或者患有糖尿病的人都要少吃。

那这类人该怎么办呢?可以看看路老的其他 养生 法。

二、 不撤 姜食护 健康

路老的另一 养生 之道是“吃姜”,每天进食都会吃两三片生姜,已经坚持吃了40多年。

你可别小瞧了这几片生姜,路老90多岁体检时发现心脏功能和40多岁的人差不多,血管弹性跟四五十岁 健康 男性一样,其他数值也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其实最先提出 “不撤姜食” 的人是孔子。在那个物质水平落后、战乱频繁的年代,孔子活了73岁,这与他食用生姜离不开关系。路老十分推崇这一观点,认为生姜是调养脾胃、 养生 防病的必备佳品。

民间也有许多关于吃姜的好处,比如 “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天那么热,为什么还要吃姜呢?

我们都知道,春夏养阳,阳气是生命之本,是人体的免疫力机制。阳气就好比太阳,人体每遇到不适时,就像是碰到阴冷潮湿的天气,太阳一出来,各种疾病细菌就不易滋生了。因此有“ 阳气越充足人就越强壮” 的说法。

阳气在春天生发,在夏季达到最旺,每年春夏最重要的事就是储备和养护阳气,是一年的 健康 之本。而养阳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吃姜。

现代研究发现,生姜含有的姜辣素,有健胃、助消化作用。姜还能加快人体代谢、通经络,在气候变冷时可预防感冒、通阳御寒。对于虚寒性胃炎、肠炎,经常吃姜还能改善恶心、呕吐等不适。

对于受不了生姜辛辣味道的,可以试试 醋泡姜 ,又名 还魂汤 ,有养胃、防慢、提升阳气的功效,路老每天吃的就是醋泡姜。

醋泡姜的做法很简单,把生姜洗净晾干切片,注意不要切得太厚,尽量均匀;然后放到瓶子里,加入米醋或香醋,瓶子一定要干净,醋要没过姜片;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室,一周后可食用。

用醋泡过的生姜,借助醋的收敛功效,能把生姜的发散发挥到极致。另外生姜与醋融合,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的人也可以食用。

醋泡姜最好早上食用,有 “早上吃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 的俗语。这是因为早上正是阳气回升时,此时食用生姜,可以帮助人体阳气生发。

生姜也不要吃太多,每天早晨吃两三片即可,吃太多则可能导致胃热。老年人如果有咳泡沫的白痰,可以吃生姜,但是痰黄或干咳无痰的,就不要吃了。

三、日饮三茶调脾胃

路老每天都要喝三杯茶,但根据时间不同,选的茶也不同。

早上路老选的是绿茶,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阳气上升,是人体功能最旺盛的时候。绿茶又被称为未发酵茶,其中茶多酚、叶绿素、含量高,属茶中之阳。

早上喝绿茶,有助于阳气升发,使心神俱旺。还能养护心气,运化水谷精微于全身,保持精力旺盛,即所谓提神醒脑。

下午路老会喝乌龙茶。午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升,脾胃功能较上午有所减弱,如果人们在午餐吃了油腻食物,还会妨碍脾胃的运作。乌龙茶正有健脾消食、助消化的功效。

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属于半发酵茶,《本草拾遗》记载 “去人脂,久食令人瘦” 。现代研究发现,乌龙茶的主要成分是单宁酸,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的吸收。因此下午喝乌龙茶,有健脾消食、促进运化、减脂降糖的作用。

路老晚上喝茶会选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的普洱茶,普洱茶甘滑醇厚,进入人体后附着在胃表层形成保护膜,有护胃、养胃、助眠的作用。

中医认为夜晚阴强阳弱,阳气趋于里,气机下降,饮食更要注意。普洱茶的多年陈放发酵后作用渐弱,喝后不会兴奋,还有补气固精作用,可改善“胃不和则卧不安”。

路老还特别提醒,不爱喝茶的人可以喝白水,喝茶一定不要浓(浓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对大便有收敛作用,尤其不适合老年人喝),等泡了几次没有香味就要换。

大道至简,看了很多名中医的 养生 之道,会发现他们的方式都很简单,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做的,关键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也许, 养生 之道并没有那么复杂,复杂的是我们所思所想,从现在开始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