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獒是什么动物?

2.诸葛亮借东风是什么原理?

3.关于宜昌的山的诗句

4.请问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藏獒是什么动物?

襄洲区十五天天气预报_襄州区一周天气

o(∩_∩)o...

您好!

我来回答

品种名称:西藏獒犬?

英文名称:Tibetan?Mastiff?

体型分类:大型

犬种分类:工作犬,忠实可靠型

历史:原产地中国,起源于10世纪。

整体外观:强壮有力,体型巨大,骨骼、肌肉发育良好,威严肃穆,表情平静.?

习性:伴侣型看护犬,生长缓慢,母犬2-3岁达到成熟,公犬则至少4岁才成为成熟的成年犬?

性情:自主性强、充满领地意识?,忠于主人。

头部:头面宽阔,头骨宽大,枕骨、额明确,枕骨至上额和上额到鼻尖的比例相等,但鼻子的长度可以短些。鼻筒宽大。?

眼部:眼睛有神,黑暗中闪亮,中等尺寸大小,呈深浅不一的褐色。

耳部:耳朵较大,呈三角形,自然下垂,紧贴面部靠前。警觉时自然升起。耳部覆盖柔和较体毛短的绒毛。

嘴部:前上齿、前下齿平整,上部和下部呈剪式咬合(齿轮式咬合),齿列紧紧结合,以使下颚(唇)呈方型,保持鼻筒立方体的形状。平齿亦可接受。

颈部:粗大,肌肉发达,极少垂肉,呈躬型,覆盖直立的鬃毛。

躯体前部:双肩平落,骨干肌肉发达。前腿直而粗壮,直立时轻度朝内倾斜。

躯干:粗壮,背部挺直、宽阔,肌肉发达,整体稍略下蹲。胸部下垂并低于上肘部。躯干长度略大于高度。

爪:脚盘较大,对称,脚趾间有毛,类似猫科动物的爪。

尾部:中长,长度不能超过踝关节,和背部呈一条线,自然卷起,尾部毛较长、蓬松,卷起时呈花状(俗称"菊花尾")。

步态:步伐很轻,有弹性,自由有力,奔跑沿直线。漫步时非常从容。

皮毛:毛发厚(密)而长,冬季比夏季更浓密,公犬比母犬的毛发要长,颈部和肩部(及背部)有更长更粗的毛。前后小腿后部有较长的毛发。

颜色:纯黑、铁包金、褐色、各种形态的金色、各种形态的灰色,还有奶油色和巧克力色等等,胸前有星状的白色及足部略微的白色印记是可以接受的。双眼上部有"假眼"印记,四肢下部和尾部末端可以是深浅不一的浅纯色。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左传·宣公二年》

獒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犬,九犬成一獒,獒能看透鬼,能辟邪,是西藏藏族人的保护神。标准的藏獒前胸和爪子要有暗**,爪子像大手掌一样地伸出来,还要上嘴唇搭拉下来把下唇吻部包住,上下各有两颗漂亮的长牙。

生理现象:现在藏獒被众多爱獒人士引进入中原后,由于在气温比较潮湿温暖的城市,藏獒每年在1月份左右发情居多,超过或者提前几个月也属正常,不能以发情时间来判定是否属纯种藏獒。[1]

[编辑本段]▲藏獒简介

藏獒(Tibentan?Mastiff),Mastiff在英文中可翻译为猛犬,Tibetan英文为西藏的,联合起来就是Tibetan?Mastiff。

西藏那高耸的群山覆盖着长年难融的冰雪,海拔四千多米以上常年寸草不生,加至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高原缺氧的特定历史条件,就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年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藏族,他们一年四季以放牧为生,祖祖辈辈的生活孕育出自己的语言文化。他们有着强悍的身体,为了生存他们日日夜夜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上天赐给他们强壮的身体,广阔的草原和牛羊,同样赐给了牧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神——藏獒。西藏是犬生存的天堂,在广阔的西藏由于民族习俗,勤劳善良的藏族牧民从不擅杀犬,它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他们世世代代在没有暖床,没有接产医,没有营养师来调剂生活的日子里,披着厚厚的身毛,警惕地巡视在广阔的高原上。世代的生活养成了耐饥渴而斗志不减的高贵品行。西藏犬之多称世界之最,但是西藏獒在青藏现今可称千里挑一。青藏地区生活着大量的藏豹、藏狼、藏狐及藏狮。但是这几种犬决非真正的藏獒,其中有些是藏獒同当地几种犬杂交的后代。有些犬外型酷像藏獒,但性格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有些犬性格方面有着藏獒的风范但骨骼方面已退化,它们难以胜任艰难的考验,更免谈用来育种。但是它们在牧区却大有用武之地,牧区的广大牧民离不开他们。他们披着长长的饰毛(主要是当地气候的关系)日夜守护在牧区及牧家宅院,他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帮手,在牧民心目中他们是朋友甚至是家庭中的一员。

藏獒又名多启、大狗,古称苍猊犬等。产于西藏.据记载距今已有800万至1300万年历史。2000多年以前藏獒便活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标准的纯种藏獒多见于广大牧区,有狮头型.虎头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坝系.青藏系的类别区分。骨架粗壮、体魄强健、吼声如雷、英勇善斗。属于护卫犬种,具有王者的霸气和对主人极其忠诚的秉性。中国古代有“一獒犬抵九狼”的说法。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藏獒的足迹,原始藏獒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以及中亚平原地区,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及尼泊尔甚至新疆、蒙古、宁夏境内均可发现藏獒的踪迹。

藏獒犬对许多世界名犬的改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圣伯纳犬等都有藏獒的血统。但多年来由于草原的特殊生活环境以及牧民薄弱的血统保护意识,造成原始藏獒与当地牧羊犬的血统融合,使纯种藏獒越来越少。藏獒其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记忆惊人,野性尚存,使人望生畏,被誉为犬中之王。藏獒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但对主人忠诚.亲热至极,作为护卫犬忠实可靠。藏人都为能有一只纯种藏獒而自豪。藏獒已成为安全与富贵的象征。

藏獒产于我国西藏和青海,被毛长而厚重,耐寒冷,能在冰雪中安然入睡。性格刚毅,力大凶猛,野性尚存,使人望而生畏。护领地,护食物,善攻击,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但对主人极为亲热。是看家护院、牧马放羊的得力助手。它壮如牛,刚柔兼备,能牧牛羊、能解主人之意。在西藏被喻为""。西方人在认识了藏獒的神奇后,称其为“东方神犬”。?藏獒头大而方,额面宽,眼睛黑黄,嘴短而粗,嘴角略重,吻短鼻宽,舌大唇厚。颈粗有力,颈下有垂,形体壮实,听觉敏捷,视觉锐利,前肢五趾尖利,后肢四趾钩利,犬牙锋利无比,耳小而下垂,收听四方信息,尾大而侧卷。全身被毛长而密,身毛长10--40厘米,尾毛长20--50厘米,毛色以黑色为多,其次是**、白色、青色和灰色,四肢健壮,便于奔跑,动如豹尾,搏斗助攻,令敌防不胜防。一只纯种成年藏獒重60公斤左右,长约四尺,肩高二尺半余,强劲凶猛,即使休憩,其形凶相,常人绝不敢靠近。8月龄可达性成熟,母犬每年初冬(10-12月份)发情1次,但在海拔较低的半农半牧区,气候温暖,管理适当,则可春秋两次发情。每窝产仔4-5只,多者达7-8只。寿命10-20年。?

藏獒因为生活地区不同,在外观上也有差别。目前品相最好的上品藏獒,出于西藏的那曲地区。这种藏獒有典型的喜马拉雅山地犬的原始特征:茂密的鬃毛像非洲雄狮一样,前胸阔,目光炯炯有神,含蓄而深邃。喜马拉雅山脉的严酷环境赋予了藏獒一种粗犷、剽悍美、刚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赋予藏獒王者的气质,高贵、典雅、沉稳、勇敢。还有一种藏獒出于青海地区。这种藏獒几乎没有鬃毛,身上的毛也比较短,体型却更大!但是它的性格没有带鬃毛的藏獒凶猛、沉稳。

西藏獒是举世公认的最古老而仅存于世的稀有犬种,在古老的东方有关藏獒神奇的传说已被神话为英勇护主事迹的化身。他忠心护主的天性,不仅是游牧民族的最佳保护犬,同时也被认定是国王、部落首长的最佳护卫犬

[编辑本段]▲藏獒的生活习性

西藏獒犬有一些特性是不同于其它的狗的,他们仍是一种原始品种,如同事实所呈现的,西藏獒犬的母狗每年只生产一次。通常是发生在每年的秋天。?

西藏獒犬一般被视为不会过份敏感,与其它易过敏的狗比起来,他们是非常优秀的候选人。另外,他们也没有平常的狗味。西藏獒犬整年维持着二件"外套",不会脱毛,直到春季或夏季(视气候而定)。幼年的母狗会"清干净"他们的"外套"一年两次,脱毛正常持续约4个星期,西藏獒犬留下较长的毛到秋天,当内层的毛开始生长。在脱毛期间,西藏獒犬仍须规率地予以刷毛、整理。西藏獒犬成熟得缓慢。雌狗大概3-4年之间成熟,公狗则要到4-5岁。每只狗的性格并不会一样,但一般而言,他们是一种有强烈意志,勇敢的动物。对家园与家庭赋有强烈的保护本能。他们对不同的生活型态都能适应良好。西藏獒犬是不接近陌生人的,他们拥有高度的智能,而且有超强的记忆力,一旦介绍某人给他们认识,他们很少会忘记这个人。?

西藏獒犬此大型犬确实需要一个足够的空间给他们玩耍与运动。然而虽然他们在户外是一种非常有活动力的狗,但在屋内,他们通常是非常安静的,由于几世纪以来,一直被当作羊群、牛群及家园的守卫者来饲养。他也必须考虑你的西藏獒犬在晚上是睡在屋内或户外。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西藏獒犬是一个有强烈意志的品种,让他们与其它的人与动物有适当的社交,并施以训练,将会帮助狗与饲主更能享受在一起的生活。?

[编辑本段]▲藏獒的历史?

传说在中国古代,很多从边疆地区返掉的武将,王孙公侯都曾将此犬携往京城,当作护园之用。马可·波罗在进入中国四川在藏族自治州第一次看到这种大型猛犬时评价到,此犬体大如驴,吼声如狮,史记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把这种犬引进西方的。英国的<马士提夫>意大利的<纽波利顿>这两种欧洲的獒犬,这两种犬是西方人在古罗马时代斗凶猛野兽的犬种(世界上四百多种犬。现只有三种为獒犬)西方人在对其历史考证后得知,他们的祖先在东方,在中国。在西藏:他就是驰名中外的世界神犬:西藏獒。美国的一些养犬爱好者,在六十年代为了得到中国的西藏獒不远千里,从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而进入西藏寻找纯种藏獒。能为寻到一条纯种而为之振奋,1973年美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繁育这一濒临灭绝的犬种成立了美国藏獒保护协会。宗旨是保护繁育这一世界濒临灭绝的物种。五十年代有一批批西方动植研究进入中国的青藏地区,来了解研究这种大型猛犬。从大量记载中看到他们对这种神犬的叙述:那种长着厚厚的披毛的大黑狗,黑褐色的是藏獒。这种犬有狮子般的身躯,同样有狮子般的凶猛。近些年来更有大批东南亚及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来到中国进入青藏地区寻找这一犬种,人们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纯种藏獒现存数量还是极少[3]。

藏獒的神话起源:在很久以前,布达拉宫脚下游牧着一个善良朴实的民族,这就是藏民。他们安居乐业,勤劳诚恳的生活着,他们白天游牧,晚上载歌载舞,热情好客,每天享受着天神赐予的一切......突然有一天山洪爆发,怪兽横行,侵袭着大地,眼看藏民们就要受尽苦难,每天都在饥寒交迫中恐怖的挣扎度过时,忽然见到许多手摇禅铃,身穿袈裟的活佛盘坐在凶猛的神兽身上,从天而降,他们普渡众生,施药医治受难的藏民们,神兽们大显神威驱赶杀进怪兽...他们所到之处冰雪融化,草原复苏新生,马牛羊又重新的健壮起来,瘟疫也消除了,他们使藏民们重获新生!藏民们又回复到了以前的平静,享受着生活。为了防止灾难再次爆发,活佛把神兽们留了下来,至今守护者广袤的大草原,它们就是神奇的--藏獒?!千百年来,它们一直守护者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与藏民们和谐共处至今。

藏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犬种之一,有些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世界上特别是欧洲大陆许多其它大型獒犬的祖先。虽然自1880年中期起,许多有关獒犬的文献已出现,却很少有详尽完整的的资料。最早有关于大狗(即藏獒)的资料出现在公元前1100年的中国,大型犬的头盖骨被推断是在石器及青铜器时代,今日獒犬的祖先一般相信是跟随着雅利安人、波斯、希腊以及罗马的军人而去,稍后随着阿提拉及Genghis?(蒙古汗国王)?旅行至欧洲。同时在这几个世纪中,西藏獒犬仍稀落地散布在喜马拉雅山谷区中,目前发展成备受西藏人赞誉的大型动物。在1859年时,英国举行了第一次狗展,1873年成立了犬协会以及第一本血统书,其中包含了4027只狗。依照英国犬协会正式的分类,其中来自西藏的大狗第一次被正式称为西藏獒犬。1874年,又有二只西藏獒犬被威尔士王子(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带入英国,并在1875年12月的宫廷狗展中展示。从那时起到1928年,只有零星的獒犬进口到英国及欧洲。1982年第一个正式饲养此犬的准则被犬协会采用。此准则亦被FCI?(Federation?Cynological?International,国际犬业协会)?所采用。美国养狗人俱乐部(AKC)积极参与西藏獒犬品系的建立,关于西藏獒犬的标准文件已经于2004年10月完成,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生效。今日在西藏、尼泊尔及其它喜马拉雅山区,它们大部份仍被当作寺庙、庭院和牲口的守卫,非常能适应高山严酷的生存条件,有的随着西藏的贸易商或羊群旅行,这些狗的任务是保护他们主人的羊群与帐篷。

[编辑本段]▲关于藏獒饲养

关于养藏獒的问题,有人做出过这样的提议,但是,证明是不可行的,原因很简单,藏獒生性凶残,忠诚,嗜血,不惧怕任何目标,但是,这是优点也是缺点,藏獒在认准目标的以后,只有两种结果,第一是自己被敌人杀死,第二是把敌人杀死,发狂的藏獒连主人的话也不会听,所以,这一点就注定了藏獒的执行力很不好,所以,不适合当军犬,还有就是,藏獒的一只眼球是白色的,这就是白眼狼这个词的来历,除了外表以外,主要是形容藏獒在发狂时候的六亲不认,这个时候,谁敢拦藏獒,谁就是敌人,主人也不例外,所以,容易丧失理智也不适合当军犬

藏獒已经濒临灭绝,但是它们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

诸葛亮借东风是什么原理?

“借”东风的真相其实是: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

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

1、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2、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借东风

《三国演义》本属小说,此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后世有两种看法:

一方认为是书中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

关于宜昌的山的诗句

1.关于宜昌的古诗词

输入夷陵,可找到十几首

过白起墓 曹邺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

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白居易

位下才高多怨天,刘兄道胜独恬然。

贫于杨子两三倍,老过荣公六七年。

笔砚莫抛留压案,箪瓢从陋也销钱。

郡丞自合当优礼,何况夷陵太守贤。

酬张司马赠墨 李白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

兴来洒笔会稽山。

郢城怀古 李百药

客心悲暮序,登墉塘瞰平陆。林泽窅芊绵,山川郁重复。

王公资设险,名都拒江隩。方城次北门,溟海穷南服。

长策挫吴豕,雄图竞周鹿。万乘重沮漳,九鼎轻伊谷。

大搜云梦掩,壮观章华筑。人世更盛衰,吉凶良倚伏。

遽见邻交断,仍睹贤臣逐。南风忽不竞,西师日侵蹙。

运圯属驰驱,时屯恣敲朴。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鄢郢遂丘墟,风尘俄惨黩。狐兔时游践,霜露日沾沐。

钓渚故池平,神台层宇覆。阵云埋夏首,穷阴惨荒谷。

怅矣舟壑迁,悲哉年祀倏。虽异三春望,终伤千里目。

西陵峡 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 望祀。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

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李端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藓藓燮燮声渐繁,

浦里人家收市喧。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琵琶寺里响空廊。

熨火陂前湿荒戍。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船门相对多商估,

葛服龙钟篷下语。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

住岳高僧空得名。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荆门雨中发。

送夔州班使君 司空曙

鱼国巴庸路,麾幢汉守过。晓樯争市隘,夜鼓祭神多。

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夷陵旧人吏,犹诵两岐歌。知

西陵峡 杨炯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2.关于宜昌三游洞的诗句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 三游洞 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三游洞序[1] [唐] 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2],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3],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4]。

又明年春[5],各祗命之郡[6],与知退偕行[7]。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8]。

翌日[9],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10]。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11]。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12],策步入缺岸。初见石[13],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14],如垂幢[15]。

次见泉[16],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17],如不绝线[18]。遂相与维舟岩下[19],率仆夫芟芜刈翳[20],梯危缒滑[21],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22]。

仰睇俯察[23],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24],磷磷凿凿[25],跳珠溅玉[26],惊动耳目。自未讫戌[27]爱不能去[28]。

俄而峡山昏黑[29],云破月出,光气含吐[30],互相明灭[31]。昌荧玲珑[32],象生其中[33]。

虽有敏口[34],不能名状[35]。 既而,通夕不寐[36],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 “斯境胜绝[37],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38],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39],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40],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41],得无述乎[42]?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43],书于石壁。”

仍命予序而纪之[44]。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45]。

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46]。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47]。

三游洞题壁 (宋) 苏询 洞门卷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亦不能. ---------------- 三游洞题壁 (宋) 苏轼 冻雨霏霏半成霜,游人屐冷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 三游洞 (明)何璋 古洞饶奇胜,芳游感物华. 崖暄还碧草,露冷向幽花. 虚谷鸣钟隐,清流绕涧斜. 悠悠尘想绝,归路满烟霞. ---------------- 三游最著名(节选) (清)龚绍仁 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名洞. 三游最著名,暄传自唐宋. ---------------- 三游洞题诗 (清)陆维祺 赤壁遨游事欲仙,不闻能赋第三篇. 我来重息风尘轨,愿与江山结后缘. ---------------- 三游洞题诗 (清)陈建侯 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 辟开混沌鸿蒙窍,露出人天生死关. 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

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返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府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

虽有敏口,不能名状。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

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绵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乃命予序而纪之。

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厥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3.宜昌三峡古诗词

三峡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3)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4.描写宜昌的诗

湖北宜昌--------

过西陵峡

(郭沫若)

秭归胜迹溯源长,

峡到西陵气混茫。

屈子衣冠犹有冢,

明妃脂粉尚流香。

兵书宝剑存形似,

马肺牛肝说寇狂。

三斗坪前今日过,

他年水坝起高墙。

唐僧师弟立山头,

灯影联翩猪与猴。

峡尽天开朝日出, 。展开湖北宜昌--------

过西陵峡

(郭沫若)

秭归胜迹溯源长,

峡到西陵气混茫。

屈子衣冠犹有冢,

明妃脂粉尚流香。

兵书宝剑存形似,

马肺牛肝说寇狂。

三斗坪前今日过,

他年水坝起高墙。

唐僧师弟立山头,

灯影联翩猪与猴。

峡尽天开朝日出,

山平水阔大城浮。

已归东土清凉界,

应惩西天火焰游。

五十年来天地改,

浑如一梦下荆州。

湖北宜昌-------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先秦.楚.屈原)

此生此行忆长阳,

山长水长情谊长,

青山多见巴人迹,

少年还忆贺军长。

歌向何处路何往,

心同人亲话衷肠。

无须停杯问生地,

长阳亦是我故乡。

--贺敬之 湖北长阳收起

5.急求有关宜昌的诗词古文

瞿塘峡 峡山蒙蒙竟日闲, 扁舟真落画图间。 纵将万管玲珑笔, 难写瞿塘两岸山。 (清)张问陶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

长江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唐)杜甫

竹枝词 瞿塘峡口冷烟低, 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 寒猿闇鸟一时啼。 (唐)白居易

夔州歌十绝句(选二)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牢关。 赤甲白盐俱刺天, 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桔树丹青合, 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杜甫

6.宜昌三峡古诗词

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 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3)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驾着,驾驶(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高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19) 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

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24)三声:几声。

这里不是确数。(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7.描写宜昌的诗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出处:李白《渡荆门送别》释义: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2、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出处:陈子昂《渡荆门望楚》释义:过尽了巴国的山山水水,荆门在濛濛烟雾中敞开。

3、江上挂帆明月峡,云间谒帝紫微宫。出处:欧阳修《送前巫山宰吴殿丞》释义:江面上的船帆高高挂着,穿过了明月峡,前往紫微宫去拜访住在这云水间的帝王。

4、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出处:《过西陵峡》 郭沫若释义:从峡谷中穿过,顿时光芒直射,山川平稳水面辽阔。

5、红树枝头悬日影,碧沙涧里隔尘埃。出处:《三月三日登鸣凤山》 向儒道释义:红树枝头隐隐约约挂着太阳的影子,细沙中藏着尘埃。

8.有关描写宜昌的春天的诗句

(一)

师兄唱和不嫌多,天气新闻起浪波。

大国泱泱城万座,寒流滚滚雨三沱。

关山阻隔心相印,银幕开通讯不阿。

菩萨凉亭皆老马,识途识道识谎讹.

附文殊法雨原玉:

只恨冬无衣太多,阳风直直射光波。

青天开窟三千尺,碧水弯江一百沱。

腊尽欺春于岁尾,大寒暖景入山阿。

降温预报失微兆,怕在宜昌是舛讹。

附凉亭主人原玉:

苍天难测事机多,冬有温色喜碧波.

寻雪山川看日出,一春风雨泽江沱.

若于芳草吹荒野,羞向诗经读卷阿.

常在窗前听冷暖,宜昌宜盛不宜讹.

(二)

唱往和来又几多,文殊亭主逐情波。

南天北地飞双凤,妙句奇思涌一沱。

鼠去牛临辞旧习,春迎冬送树新阿。

荧屏恭颂新年好,如意平安信不讹。

附文殊法雨原玉:

气候悠悠物候多,东西南北异沧波。

凉亭主尽纳三昧,九二师争赋一沱。

剧降寒潮无雪脊,成全冷国有阳阿。

刚才天气小裴报,此刻宜昌寒仍讹。

附凉亭主人原玉:

十八司徒诗韵多,更将冰雪化春波.

一年容易又新岁,几度徘徊看浊沱.

玉宇人寰皆物信,幽明风月认纤阿.

业公龙许留窗外,不必惊慌误舛讹.

十八=9x2;司徒=师.

(三)

春节民工往返多,南来北去浪推波。

今朝已报平安旅,去岁犹惊堵塞沱。

两岸西东同福佑,合家老幼共情阿。

深期华夏均贫富,天下为公永不讹。

附文殊法雨原玉:

惟有诗词可做多,春花秋月逐云波。

牛熊意象风三树,红绿心涛浪一沱。

许我悲欢情尽发,任她慷慨曲无阿,

网联南北诗共唱,九二凉亭两不讹。

附凉亭主人原玉:

入世情缘阅已多,春风送暖是烟波.

由来情路难行走,从此身心许泽沱.

总在花前看世界,惟留雨后记山阿.

人生不讳艰辛过,算尽机关怎避讹?

9.描写宜昌境内长江美景的古诗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大鱼不能上,暴腮滩下横。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区区舟上人,薄枝安敢呈。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苏轼 《新滩》)

4、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白居易 《出入峡有感》

5、船上急滩如退鷁,人缘绝壁似飞猱。 口夸远岭青千峰,心忆平波绿一蒿。 (宋 陆游 《过东灵峡入马肺峡》)

请问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赤壁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季受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多吹西北风,如果贸然使用火攻,火船会被西北风吹到长江南岸自己停靠战船的地点(赤壁),而曹操驻军地点位于长江北岸的乌林,只有刮起东南风,火攻才有效。?

诸葛亮毛遂自荐,写信于周瑜,能求三日东南大风,周瑜也没有其他更好办法,于是批准诸葛亮在南屏山七星坛做法求东风。做法三日之后,果然东南风大起,孙刘联军立即实施火攻,大破曹军。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两年。

两年后,曹操西征,击破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人,然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