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空间天气总站_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
1.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2.全球气温具体数据
3.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年事大记
4.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背后的故事
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主要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 1964年6月,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 1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继苏联和美国后,我国成为了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6.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7.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实“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8. 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全球气温具体数据
昨日(9日),国家测绘局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8844.43米。这一新数据与15年公布的结果相比,降低了3.7米。
“岩升雪降”
“这并不能说明珠峰的高度在降低。”15年珠峰高程测定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中科院院士陈俊勇昨日表示,过去30年来,珠峰地区在欧亚板块推动下,仍在以不固定的速率缓慢长高,但其冰雪层却在不断降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安宝晟研究员昨晚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珠峰顶部自1966年以来一直在降低,但降低的主要是积雪的厚度。据观测,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1.3米;如果按年降低值算,1966年至15年间,珠峰顶部的降低比较快,接近每年0.1米。15年至1992年间,降低过程减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间,降低过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达到了0.13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得出的结论是,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珠峰所在地定日县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冬季气温在近几十年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定日从11年至1992年,年平均气温增值在2.6摄氏度附近摆动,比1960年至1967年间平均提升了1.7摄氏度。从1993年开始年平均气温上升更为明显,1998年至2002年年平均气温增幅连续均在3.3摄氏度以上。
测量珠峰的意义
中国最早的登山队员之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副兼秘书长王富洲表示:“珠峰的高度变化及相关测量数据的变动对全球的影响不容忽视。”珠峰地区的地质变化会影响到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的变化,因此测量珠峰高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有关专家介绍,2004年4月,院副总理批示同意国家测绘局提交的2005年重新测定珠峰高程的报告,珠峰高程复测在国家测绘局正式立项。此次测高,一方面为了展示国家实力特别是科技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国土重要地理信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测绘局在“十五”中提出,将全力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建成覆盖我国陆地国土面积80%左右的1:5万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库、元数据库。“组织开展珠穆朗玛峰高程复测”被列为2005年的工作要点。
最精确可靠的数据
对于此次的测量结果,王富洲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精确、最可靠的数据”。
2005年7月18日,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验收评审会议。“会议上提出这次结果会不会被国际社会接受的问题。”王富洲说,专家们相信,多数人会认同这个测量结果,最多对具体的测算方法或手段提出质疑。
“但我相信,这个结果是可信的。”王富洲解释说,以往也有国外的科技人员测量珠峰,但技术手段不可能与这次相比。
据介绍,此次珠峰测量,共布测了30个点的青藏板块运动GPS监测网、32个点的珠峰GPS控制网,并结合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手段精化该区域大地水准面,精确求定珠峰高程测量的起算点及6个交会点的高程值。5月22日峰顶觇标树立起来后,6个交会点通过经纬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连续进行48小时测量。峰顶测量队员进行GPS高精度定位,雷达探测仪对觇标处冰雪层厚度进行测量。6月12日全部野外测量数据送抵西安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随即开始了水准测量、GPS定位、三角测量、重力与大地水准面、雷达测深等数据处理和计算工作。同时国家测绘局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总参测绘局、武汉大学等专家对计算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检测,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年事大记
1920年,竺可桢应郭秉文校长之邀受聘于南京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建为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地学系,竺可桢任系主任,开始讲授近代气象学课程。
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设立地质、气象、地理三个组,其中气象组成为我国最早的气象学专业。
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成立,地学系内改设为地质矿物门、地理气象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南京北极阁成立,竺可桢任所长。
1930年,地学系分为地质学系、地理学系,胡焕庸任地理学系主任,地理学系分设地理、气象两个组。
1944年,气象组从地理学系分出,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气象系,是我国第一个气象学系,黄厦千任首任系主任。气象学系成立之前共培养出气象学生44人。
1945年,王鹏飞成为气象学系第一届毕业生。
1947年,朱炳海出版我国第一本“普通气象学”教材(商务出版社)。
1948年,气象学系成立以来,共培养学生45名。先后有黄厦千、涂长望、朱炳海等任气象学系专任教授,赵九章、吕炯任兼职教授。
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涂长望被任命为气象系主任,同年12月涂长望调任中央人民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局长,朱炳海接任系主任。
1950年,招收解放后第一届本科生,30人,相当于解放前招收气象类学生总数的40%。
1952年,国立南京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院系调整,下设13个系,气象学系是其中之一,朱炳海任系主任。浙江大学么枕生教授、石廷汉教授,齐鲁大学吴伯雄教授等气象方面的教师和学生并入南京大学气象系。除气象学专业外,设立我国最早的气候学专业。气象学专业由徐尔灏教授为主任、黄士松教授为副主任,气候学专业由么枕生教授主持。为满足国家大规模人才需求,开始招收气象专科生(至1956年共招生五届)。
1955年,气象学系首次招收越南留学生,是南京大学招收的首批留学生,至1966年共培养越南留学生64人,还培养了3名朝鲜留学生。
1958年,徐尔灏任气象学系主任,黄士松任副系主任。成立我国第一个大气物理学专业,先后建立云雾物理、大气湍流、雷达气象、大气探测等学科组。
1959年,第一次在黄山实施人工降水试验成功。
1960年,为适应我国空间科学及火箭卫星事业的发展,经高教部同意气象学系成立高层大气物理专业(1964年并回大气物理专业)。中央气象局决定成立气象学院,经高教部同意委托南京大学气象系协助选址建校,并以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名义招收和培养了三届(60、61、62级)学生。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2年,招收首届工农兵学生,至16年共招生五届。
15年,为弥补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高等教育断层,开始为国家气象局、总参气象局开办“雷达气象”、“热带天气”、“气候统计”、“气候学”、“卫星气象”等培训班。
17年,黄士松任气象学系主任。
18年,招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117名)和硕士研究生(7名)。
19年,恢复向国外派遣访问学者。
1980年,恢复向国外公派留学生。
1983年,陆渝蓉教授任气象学系主任。天气动力学、气候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热带天气研究室。建立天气动力学、气候学两个博士点。
年,陆渝蓉调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伍荣生接任气象学系主任。
1985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为西部边远省份招收天气动力专业专科生
1986年,气象系更名为大气科学系。建立大气环境专业(本科)。建立天气动力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三个硕士点。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1988年,大气物理学专业和大气环境专业合并为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
1989年,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0年,成立南京大学自然灾害研究中心,陆渝蓉任中心主任。
1993年,倪允琪任大气科学系主任。招收现代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大专生和成人教育大专生。
1994年,隆重举行“庆祝建系五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
1996年,建立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立校级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成立南京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
19年,倪允琪调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蒋维楣副主任主持系行政工作。
1998年,谈哲敏接任大气科学系主任。
1999年,大气科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根据教育部要求本科气象学、气候学和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合并为大气科学专业。伍荣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始实施“985工程”一期项目“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的形成和预测理论研究”建设。与江苏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校外产学研基地(南京)。
2000年,建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上海)。
2001年,首次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成人教育本科生。
2002年,重新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气象学”继续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伍荣生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长。中国气象局与南京大学签署局校合作协议。开办成人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升本脱产班。
2003年,新增自主设置“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4年,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接受教育部评估,取得优异成绩。隆重举行“庆祝大气科学系建系六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开始实施“985工程”二期项目“地球圈层与环境”建设。与湖北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武汉)。开办自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脱产班。
2006年,杨修群任大气科学系主任。新建“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与安徽省气象局合作建立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产学研基地(合肥)。
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气象学”再次位居全国同类学科第一。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本科“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南京大学陈骏校长访问中国气象局,深化局校合作。
2008年,成立大气科学学院,下设气象学系、大气物理学系。杨修群任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本科“大气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育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配合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开始实施“211”三期项目“我国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的成因和可预报性”建设。大气科学学院成为中国-挪威联合建立的Zhu-Nansen国际研究中心的中方合作伙伴。
2009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第一。中国科学院符淙斌院士来校工作。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访问南京大学。隆重举行“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大会暨大气科学前沿国际论坛”。开办成人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专升本科业余班。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背后的故事
2003年10月15日凌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进入两小时的倒计时,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已进入飞船待命。“神舟五号,我是零号,你听我的声音怎么样?”零号指挥员洪亮清晰的声音传遍了各个调度岗位,可是飞船内航天员的声音却时断时续,并传出“咔咔咔”的噪音。
载人首飞,中华民族千年头一回,航天员的一举一动都令世人瞩目,过程中稍有闪失,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指挥发射各大系统的老总坐不住了,焦急地询问:“怎么回事?”发射场指挥长一个电话打到测控站,责令测控站尽快解决问题。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前,细心的光测室副主任陈辅锋发现,飞船发射窗口形成的太阳夹角将对两台光测设备的跟踪和成像造成不利影响。
这令他寝食不安,半夜一骨碌爬起来,对设备跟踪过程中的太阳夹角变化进行了精密的计算,并在一周内连续组织50多次跟踪、成像实验。事后,他及时撰写了《跟踪成像分析报告》,并制定了减小太阳夹角对任务影响的有效措施。
为消除隐患,技术人员用“隔离法”与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编制了多种测试程序,经过两个多月的逐步排查,终于发现两类型微机服务器上的以太网卡型号与服务器性能不匹配,由厂家提供的有关应用软件设计上有缺陷。
测控站的技术人员立即更换了高性能网卡,修改了实时应用软件的有关参数,将原先的“智能转发”方式改为“存储转发”,又重新制作网络线缆接头,彻底解决了数据“丢包”问题。
扩展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中国青年报-“神舟”的身世故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