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巢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南美热带雨林中的植物

3.苔原气候分布地区

4.蝴蝶梅花的养殖方法,6个步骤教你养爆盆

5.我的虎皮鹦鹉嘴巴边上有黄黄的,像苔藓一样的小块,是疥癣吗?

6.绿藻危害

鸟巢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苔藓的养殖温度_高温天气怎样养苔藓

鸟巢蕨的养殖方法如下:

1、土壤配置。

鸟巢蕨的栽培土壤基质应当选用土质疏松、透气性达标、疏松性佳、排水性好的品类,富含腐殖质营养则更好。可以选用腐叶土、泥炭土、少量苔藓、碎煤渣、碎砂砾等混合制成。禁用黏土或者盐碱土养殖栽培。

2、水肥灌溉。

浇水方面,尽量避免植株干枯脱水,在高温天气下除了浇水外,还可喷洒水雾降温增湿,并用湿巾擦洗叶片。生长期的肥料使用叶面肥,半月一次即可,不要过多或过频,使用前一定得先稀释再灌溉,否则会影响鸟巢蕨的生长。

3、光照温度。

鸟巢蕨比较害怕强光直射暴晒,以温暖明亮的散射光照为主。每天的光照时间保证在4~6小时最好,夏季需使用遮阴网养护。而温度方面,则应当以春秋的适中温度为标准,冬夏两季气温太过极端,得做好保温和防暑措施。

鸟巢蕨的注意事项:

植株根须发达,生长速率很快,所以每养殖1~2年就需要全面换土换盆一次,确保土壤干净清洁,并对根茎进行修剪处理。同时确保鸟巢蕨养殖在通风性佳的环境之中,通风条件优质,那么病虫害的威胁就能减小很多。

南美热带雨林中的植物

热带森林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合热带植物的生长。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繁多,种间密度很大,故每种植物的生活空间缩小了,接受阳光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植物之间为了生存进行着一场争夺阳光和土壤养分的激烈竞争。在自然竞争中,那些具有生长优势的植物物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料,从而在竞争中保存下来;那些处于劣势的植物,终究被淘汰。

在我国广东鼎湖山和海南岛尖峰岭林区,也可看到一番绞杀情景。如细叶榕的被鸟吃掉并随同粪便一起排出落在了红壳松的树干或枝桠处后,就会萌发生根,幼苗长成粗壮的灌木状。其后生出许多正向地性的气生根。有些气生根贴附在宿主的树干上,有些气生根则从宿主的枝上下垂,下行根逐渐增多并且互相融合,直至用它那强大的木质根网把宿主树干团团裹住。这时细叶榕的树冠也增大繁茂起来,遮盖了宿主的树冠,而宿主由于见不到阳光和自身养分被吸干最终被扼杀而腐朽。绞杀植物细叶榕的根网就成为一个空筒,但仍可以完全过着独立的生活。榕属等绞杀植物在热带雨林里最后常常成为森林上层的高大乔木。

绞杀植物的种类很多,如桑科的榕属、五加科的鸭脚木属、漆树科的酸草属等,但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里,亚热带森林和温带森林中绞杀植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均远逊于热带雨林

高耸入云的望天树

走进茫茫无际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对于映入眼帘的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木大树,初临其境者一定会为它们的高度而惊讶不已的。情不自禁中,也许你会问,这雨林中到底什么树最高?可以告诉你,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上千种树木中,最高的树要数望天树。它最高的有80多米,一般都能长到50--60米,比其他乔木要高出20-30米。虽说望天树比生长在澳大利亚高150米的世界最高树杏仁香桉矮半截,比生长在美国高142米的世界第二高树的北美红杉也矮半个头,但在热带雨林中,它却是鹤立鸡群,高得惊人。在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现存的热带雨林植被中,望天树也可算是最高的雨林群落和最高的树种了。

如果说望天树只是长得高,那当然不见得有那么珍贵,当然也无指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了。它的名贵还在于它是龙脑香科植物,是热带雨林中的一个优势科。在东南亚,这个科的植物是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是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之一。过去某些外国学者曾断言"中国十分缺乏龙脑香科植物"、"中国没有热带雨林"。然而,望天树的发现,不仅使得这些结论被彻底推翻,而且还证实了中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

望天树树体高大,干形圆满通直,不分杈,树冠象一把巨大的伞,而树干则象伞把似的的,西双版纳的傣族因此把它称为“埋干仲”(伞把树)。同龙脑香科的其他乔木一样,望天树以材质优良和单株积材率高而著名于世界木材市场,据资料记载,一棵60米左右的望天树,主干木材可达十立方米以上。其材质较重,结构均匀,纹理通直而不易变形,加工性能良好,适合于制材工业和机械加工以及较大规格的木材用途,是一种优良的工业用材树种。

板状根buttress root

指不象普通的根呈圆柱形,而是发育成垂直扁平的板状,且露于地表面,这种根称为板状根。生长于热带湿地密林中的巨树,如印度橡皮树(Ficus elas-fica)、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具有板状根的植物。板状根可看成是一种气生根。

绞杀植物

热带雨林林下的许多草本植物具有巨大的叶子,如芭蕉、海芋、箭根薯等植物的叶子,它们大得足以容纳数人在下面避雨。巨大的叶子能捕捉到更多的光线,一般认为这是热带雨林林下草本植物适应弱光的结果。

有些雨林下的草本植物,叶子并非全为绿色,而是杂以黄、白、红等各色的花斑纹,这称为花叶现象。花叶现象的成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热带花叶植物很早就被人们用作花卉素材,在很多温室里都能见到。

热带雨林林下层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的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叫滴水叶尖。典型的如菩提树的叶子,它的弯曲尾状的叶尖长达数厘米。热带雨林的内部非常潮湿,空气中的水汽和随时发生的降雨常在叶片的表面结成一层水膜。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膜集聚成为水滴流淌掉,使叶面很快变干,这样即有利于叶片的蒸藤作用,又避免一些微小附生植物(苔藓、藻类)在叶片表面生长而防碍其光合作用。

醒目的红叶现象

不论什么时侯,从空中俯看热带雨林,你都会发现在茫茫绿海中点缀着撮撮红色在阳下闪灼,那并不是花朵,而是红色的树叶。在季节性热带雨林,老叶脱落,新叶萌生的时节,片片红色映衬在绿海之中非常醒目。

热带雨林的很多树种,新叶长出时是红色而垂下的,几天或几周后才逐渐变绿和变得坚挺。温带的树木则不同,例如著名的枫叶和黄栌,是在秋季叶片衰老快脱落时才为红色。前者象征新生,后者意味衰老。

附生植物空中花园

步入热带雨林就映入眼底的是除了地上生长的树木灌草外,在各不同的树枝杆和藤萝上挂满了形形的小型植物,琳琅满目,犹如一个空中花园。这些悬挂的植物被称为附生植物层片。

热带雨林生境优越,植物种对生存空间的竟争异常激烈。由于林下光线幽暗,很多小型植物都难于获得足够的光线而不得不向其它空间扩展。热带雨林的多层次结构,加上林内空气潮湿,在各种树丫枝杆以及树皮裂隙处经常能聚集枯落物而形成少许土壤,为一些提供了温床。很多小型植物在这些位置得以立足、发展,成为附生植物。热带雨林越潮湿,附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热带雨林创造了对太阳光能最有效利用。那些躲过了厚厚树层而渗漏进来的光线也常常逃不脱附生植物的捕捉。难怪林下如此阴暗,能到达地面的光线所剩无几。

魔高一丈的藤本植物

热带雨林中,有一类靠缠绕或攀援于其它树木上,借助于树木支撑自己的躯体的植物,叫藤本植物。热带雨林中大型藤本植物十分丰富,它们时而卧地而行,时而缠绕穿梭悬挂于大树上,在林下只能见其藤茎不能见其枝叶。藤本植物的枝叶一般伸张于林冠之上,填充林冠空隙,这也是对光线的一种竞争形式。有些类型的热带雨林,藤本植物多得行人难于穿过,当树木被破砍伐时常常被大藤子挂住,悬掉于空中不能倒落。在这类森林中伐非常困难

贪得无厌的绞杀植物

早期的欧洲植物学家和旅行家常被热带雨林中树上长树的奇异现象所困惑。从枝叶上任何细心的人都能分辨是两种不同植物,但它们的茎杆则彼此缠杂融合在一起,或者一种植物的茎杆套包住另一种植物的茎杆。逐渐地,人们注意到,被缠绕包在内部的树木最终将枯死,而包它的植物则将发展成大树。人们把包缠者称绞杀植物,而把被包缠者叫寄主植物。

绞杀植物大多是一些被叫做榕树的植物,它们的果实是动物的一个主食,它们的很微小。当动物把榕树的携带到树木的枝丫或树皮裂隙上后,这些便会萌发。幼小的榕树能产生不定根,行为就象附生植物一样。随着榕树的不断长大,它的不定根逐渐将寄主树木包住,借助寄主树来支撑自己躯体。当这些榕树逐渐长成为大树时,它们的根和茎已整个地包住寄主树,寄主树最终由于太负重和营养亏缺而枯死,而这些绞杀榕树最后也变成为独立的大树。

生活独特的根寄生植物

在阴湿的热带雨林下,不时可见到一些没有叶子而形态奇异的花朵骤然由土中冒出,有的小如绿豆(无叶兰),有的硕大无比, 直径可达到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这些花朵是寄生在其它植物根上,平常看不见,只是开花时才冒出土壤的植物,叫根寄生植物。大花草是热带雨林特有的一类根寄生植物,它的花非常巨大,颜色醒红,花瓣肉质,发出浓烈的腐臭味,犹如一堆臭肉,吸引苍蝇为它传粉。

沉默的真菌世界

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下,在枯枝倒木或蓬松的腐殖物上,人们常忽略了一类没有叶绿素的小型植物,它们的形态各异,色彩斑驳,靠分解枯落物腐殖质获取养份为生,属于真菌一类植物。人们熟知的磨菇便是此类植物。它们没有硕大的身躯和健壮的枝叶,但在森林更新和养份循环中缺它们不可。

奇花异草

热带雨林湿热的气候环境滋生了极端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植物生活类型。有些花果形态怪异,有的似花非花, 有的花果一体, 无法区分。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最小的花、最怪的花、 最美的花都藏匿于雨林之中。

兰花世界

兰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之一, 全世界有2000多种, 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中国有兰科植物1240种以上,也主要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有兰科植物属334种,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是兰科植物的分化形成中心。

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结构最复杂,植物生活类型最多样,生态现象最特殊,也是目前人类最陌生和对它的毁坏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由于热带雨林未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成为许多古老物种的避难所。热带雨林中也含有十分丰富的珍稀濒危物种。热带雨林无疑是我们这个星球的精华和最最珍贵的财富,对它的保护和研究正在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所汇集的焦点,也是决定人类和我们这颗星球存亡的最伟大工程

后记

热带雨林的昨天和今天

今天热带雨林仍复盖着地球上广大的地区,特别是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仍存在着一望无际的大片热带雨林,与世界其它类型的植被相比,它仍是复盖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然而,同几百年前相比,现今的热带雨林已大为减少,在很多地方变成为小块片断甚至消失殆尽。

自十九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业飞速发展,对木材和森林产品的需求量剧增,从而开始了对热带雨林疯狂的开。特别是最近几年人口暴涨,在热带雨林地区人口也明显剧增,大片热带雨林顷刻之间转变为农地、种植园和城镇。在热带非洲和热带亚洲,大片的雨林已经消失和片断化。即便在热带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随着纵横交错的道路的开通同,密集人口区的大量移民涌入热带雨林,在那里定居、蕃衍, 馋蚀热带雨林。

几十年前看到的无边无际的雨林现在看来是有限和脆弱的。现在对热带雨林的破坏速度仍有增无减,若再不加紧有效的保护,它们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殆尽。

合理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越来越多的发现揭示人类是起源于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养育了人类。即使在今天,仍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人类种族依赖热带雨林为生。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复盖面积最大的森林,在人类生活中,它一直在无私地奉献着木材和森林附产品以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现在世界上每年要消耗木材3350百万平方米, 其中的一半是作为燃料木材,而燃料木材中84%是热带木材。热带雨林中藤蔑每年的贸易量达1万5千多吨,价值15亿英磅。人类的许多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玉米、甘遮等都是起源于热带雨林。以它们独特的风味而著名的热带水果也主要来自热带雨林。工业原料橡胶是出自巴西亚马逊河流域雨林的一个河岸树种。 现在的植物药品中2/3是来自热带雨林,例如抗疟疾特效药奎宁是由热带树种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剂可卡因由古柯树叶中提取;降压药利血平由萝芙木根提取;口服避孕药成分之一薯蓣皂苷由薯蓣根中制得。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植物群落,它蕴藏着无穷多样的遗传基因。人们现在所依赖和利用的仅仅是极少数的雨林物种和它们的遗传基因产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显然正在转向热带雨林发揭新和药物。

热带雨林的植物通常分布的范围狭小,有的种类仅是某个群落或某个局部生境所特有。温带地区的植物一般都是广布种、分布范围广大,例如,英格兰的阔叶林减少到仅占它陆地面积的4%,但并没有木本植物种类灭绝。热带森林如果面积减少,无疑大量的植物种将会灭绝。

热带雨林的减少也将导致雨林动物的减少和灭绝。雨林植物为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动物反过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它们彼此之间已形成了十分复杂的依存关系。有一个粗略的规律,保持一个动物种在短时期存在需要保留有50个成年个体;保持一个动物种长期存在需要保留有500只个体。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里做的调查研究表明: 要保持头盔犀鸟这个种,需要保留500只个体,那么就需要有100平方公里雨林;要保持暹满猿(Siamang)这个种,需要186平方公里雨林,要保持长尾猕猴这个种则要90平方公里雨林。

热带雨林的破坏,不仅仅只是导致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更主要的是大量动物、植物种的灭绝。雨林的环境效益是可以由各种各样的人工植被(人工林、种植园等)和次生植被所缓解和部分替代的,但形成一个物种需要上万年的时间,大量动、植物种的灭绝却是人类不可补救的。

人自身也是一个动物种,与其它生物种有着极其密切复杂的依存关系。雨林的消失,物种之间平衡关系的打破,完全可能毁灭人类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仍留存有大片的雨林,保护热带雨林已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心,国际上已有很多非和的组织机构在积极不断地努力筹集资金,培训人员,建立自然保护区。自10年以来全世界热带地区已有3000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建立, 保护面积已达400百万公顷。生态旅游也逐渐在自然保护区里开展起来,以唤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兴趣和意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研究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专们机构,他们的科学家正在夜以继日地努力探索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热带雨林的新路子。

人类离不开热带雨林,人们需要利用热带雨林,只要是在热带雨林的承受力内进行开发,热带雨林是可以更新和永续利用的。

://classad.163/html/area/561/161/2006-04-16/1145119540.html

苔原气候分布地区

北半球:欧洲、亚洲和北美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沿海,加拿大东北部,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等地。南半球:南极洲沿海地区有零星分布。苔原气候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苔原气候特点

1、全年气候寒冷。一年中只有1~4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1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可达-40~-45℃。

2、降水少,多云雾。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降水形式大都为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

3、因纬度位置接近极圈附近,极昼、极夜现象也很明显。

4、受气候影响,自然植被主要为苔藓、地衣等,间或有一些低矮耐寒的灌木丛,形成了独特的苔原景观。

中国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亚热带季风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温带季风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高原山地

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温带大陆性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

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蝴蝶梅花的养殖方法,6个步骤教你养爆盆

若想蝴蝶梅花的养殖方法更简单,首先配制以苔藓和水草,沙土的混合基质,花期前后每天要给予充分的光照时间,控制温度在15℃~30℃左右,每隔2~3天浇水一次,进入秋冬季节一周一次,每隔1~2周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即可。

1、盆土选择

养殖蝴蝶梅花是很多朋友的一些爱好,通常蝴蝶梅花的养殖方法首先是选用合理的盆土,主要以排水性好通透性强的瓷盆为主,配制以苔藓和水草,沙土的混合基质,养殖时加入的基肥以腐熟的粪尿溶液为主。

2、合理光照

虽然蝴蝶梅花的耐荫能力很强,但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更佳繁茂,长久处于阴暗环境,会容易导致叶片的枯黄,特别是在花期前后每天要给予充分的光照时间,平时一般放在室内的散射阳光环境处,不能让强光直射。

3、控制温度

在家里养殖蝴蝶梅花最好要把握温度,由于蝴蝶梅花喜欢在高温的环境下生长,在生长期间一般控制温度在15℃~30℃左右,温度高于32℃时候,植株提前进入休眠期,此时应将植株放在凉爽环境中,冬季温度过低要将花盆移到温暖的房间里即可。

4、合理浇水

蝴蝶梅花喜欢在高湿的条件下生长,在生长期间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天气干燥或者高温炎热期间,通常每隔2~3天浇水一次,或者观察盆土的干湿情况进行浇水,保持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进入秋冬季节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一周一次即可。

5、定期施肥

在平时养殖蝴蝶梅花的时候,施肥一定要适量,并不是施肥越多就越好,在生长期间每隔1~2周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栽培前向盆土施入少量腐熟的有机肥溶液,到了秋季落叶后可追加一次,然后进行松土处理,冬季温度低于15℃则停止施肥。

6、病害预防

蝴蝶梅花在养殖过程中要保证空气通畅,切记不能将花盆放在封闭环境中过久,否则就会引发一些病虫危害,常见的主要有褐斑病和蚧壳虫的危害,此时就要及时用药液喷洒,将病害的枝叶剪除掉,以避免影响其他枝条的生长。

我的虎皮鹦鹉嘴巴边上有黄黄的,像苔藓一样的小块,是疥癣吗?

如果你能明确不是食物残渣的话,那么是疥藓症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现在天气炎热,如果不注意笼舍清洁的话,很容易因为真菌大量滋生引起疥藓症,严重的疥藓症会导致出现石灰嘴、石灰爪甚至鸟喙变形,无法进食,失明致死等问题。高温天气下饲养虎皮主要是预防为主,需要注意环境卫生,勤洗笼舍,每天清洗水槽、粪便托盘,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即便是健康虎皮也需要每周用1比300高锰酸钾水溶液喷雾两到三次笼舍杀灭环境真菌。如果已经感染了疥藓症,可以根据严重程度酌情提高比例,浓度低于1比100之下都可以直接对着鸟体喷雾,高于1比100,需要避开眼睛防止灼伤刺激。

绿藻危害

何为蓝藻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蓝藻在地球上出现在距今35亿至33亿年前,现在已知1500多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为淡水产。有少数可生活在60℃至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真菌、苔藓、蕨类及裸子植物共生。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加剧了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较大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家称太湖藻类可能持续四至五个月(图)://.sina.cn 2007年06月01日15:19 金羊网-羊城晚报

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南泉水源厂的工作人员在取水口附近水域打捞蓝藻。据新华社

无锡水质在取一系列措施后有所好转,但似乎谁也无法给出一个时间表

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市整座城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尽管无锡市早有准备,但却无法制止这场危机。

微小的蓝藻,是个令无锡市民年年都要受到侵扰的“常客”,但它今年为何来得特别早特别凶?无锡市事后取了大量措施进行补救,没有引起混乱和恐慌,但美丽富饶的太湖为何成为一个臭湖,却是一个让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危机来时已有心理准备但暴发太严重无法控制

其实这场危机从29日下午就席卷了过来。据无锡市南泉水源厂取水口工作人员介绍,29日上午在高温的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发生了大面积的蓝藻暴发。供给全市市民的饮用水源也迅速被蓝藻污染。现场虽然进行了打捞,无奈蓝藻暴发太严重而无法控制。遭到蓝藻污染的水进入了自来水厂,然后通过管道流进了千家万户。

据有关人员介绍,无锡太湖流域由于受到风向、温度、水流等影响,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暴发蓝藻。但一般都在一两天就过去了,如此集中大规模的暴发,还是头一次。这确实让和市民都有点措手不及。而太湖又是无锡唯一的饮用水取水源,所以蓝藻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市民的饮水安全受到了很大影响。

记者在取水口现场目击湖水盖“棉被”腥臭难耐

记者昨日下午在无锡市城市饮用水取水口区域看到,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蓝藻,腥臭味随风迎面扑来。记者随便抛了一个石子,都觉得沉降得很慢。蓝藻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着水体。在附近的自来水公司,有关检测人员正在不间断地取样检测水质。但有关专家介绍,除非风向改变或者立即发生强降水,否则这个局面很难在一两天内有根本好转。

据介绍,受蓝藻污染的水突出表现在气味和颜色上,水质的生化标准尚没有发生变化。

措施:1.9亿吨长江水注入太湖

不少市民十分关注饮用水的改善情况,一些市民表示,短期还能克服,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真不知道生活该怎么办。

江苏省、无锡市以及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等有关方面组织大批专家积极研究消除蓝藻的对策。目前的主要措施是加大了“引江济太”(引长江水补充太湖水)调水力度,增加了“引江济太”调水容量,流量由原来的每秒170立方米提高到每秒240立方米。目前,已调引长江清水3.67亿立方米,入湖1.9亿立方米。通过引江济太,太湖水量得到有效补给,承担无锡市20%居民供水的锡东水厂目前水质稳定。

无锡市副秘书长朱仲贤在昨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称,通过这两天的措施,水源地的水质有了一定好转。昨日无锡市温度下降到30摄氏度以下,并经历了一场降雨,这对缓解蓝藻再度暴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检测的情况看,太湖蓝藻暴发程度昨日的情况稍好于前日,但究竟何时结束现在还很难说,各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取措施。无锡市考虑在必要的时候取人工增雨的办法来缓解。

记者昨日下午在蓝藻集中暴发水域看到,无锡市已经组织了部分船只在打捞漂浮的蓝藻。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水质监测中心主任周圣东说,目前自来水总公司主要的办法是投放大量的活性炭和高锰酸钾等净化水质,但是由于水质太差,自来水发黄发臭的现象依然严重。

根据无锡市委、市的要求,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建立了24小时水质监测哨,不间断地进行水质监测。

无锡昨日九弹增雨降温

据《扬子晚报》报道,昨天,无锡市为缓解蓝藻危机,在焦急等待了两天“天公之美”之后,下午1时25分,在水源厂取水口附近的三地同时实施人工增雨,有效地化解了无锡连日来的高温天气,缓解了蓝藻对无锡市自来水的污染。

下午1时25分,分布在梅梁湖两岸的三辆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车同时按下了发射按钮,9枚增雨火箭弹腾空飞入云层中,几分钟之后,太湖北部地区原本细小的雨滴明显增大。作业后,环太湖自动站监测到的最大降水量达到7.1mm。同时气温也较前日下降了8℃左右。

截至记者发稿时,由于地面低压尚未移出无锡境内,作业组仍在原地待命,等待新的有利时机。

专家忧虑:持续四五个月或将威胁上海

本报讯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胡维平表示,鉴于目前整个太湖藻类已经呈全湖性分布,而且未来几个月太湖水温随气温升高还将持续上升,水位如维持目前状况,太湖藻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会持续四至五个月时间,因此需取必要措施降低藻类的危害。

江苏出现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水系是否会受到连带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华东师范大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陆健健表示,目前污染水域为西太湖地区,由于整个太湖流域有上千个节制闸保持各个水域的相对独立,因此暂时对上海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治理不力导致东太湖受到污染,将有可能影响到上海的水质安全。

(耀宗)

蓝藻为何袭击无锡

据了解,太湖水温超过30摄氏度就容易引发蓝藻。这次造成蓝藻集中暴发的直接原因是高温和太湖水位偏低。

有关专家对记者说,无锡太湖流域的水体不易流动,加上每到夏天东南风常刮,导致太湖水面污染物聚集到这个水域,遇到高温天气就容易引发蓝藻。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说,蓝藻暴发现象在无锡,根子在太湖周边。近年来,在太湖总氮和总磷的来源中,工业污染比例下降,而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比例增加,太湖水富营养化问题依然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