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天气晴朗有什么讲究

2.关于冬至的九九歌

3.冬至儿歌顺口溜

4.冬至在月中谚语

5.冬至过后,一九到九九的顺口溜是怎么唱的?

冬至天气晴朗有什么讲究

有关冬至的天气谚语_关于冬至天气顺口溜

冬至天气晴朗,那么春节的时候就会雨雪不断,道路泥泞不堪,不便于人们走亲访友。

冬至雨淋淋,夏至水满江: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冬至日有雨水落下,那么到了夏至日就会大雨不断,雨水把江河湖泊都灌满了,这是夸张的说法,意思就是雨水多,由于冬至与夏至属于节气对称,很多自然现象有共性,这也是老一辈观察得出的经验总结。

冬至落一滴,冬天雨雪多: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冬至下起了小雨,那么整个冬天雨雪比较多,意思就是冷冬,因为冬至是气温变寒冷的开始,此时有雨,地面水蒸气充足,冬季就会雨雪不断,虽然寒冷,但也预示润雪兆丰年,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冬至天文历法

冬至,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

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关于冬至的九九歌

? 说到“九九歌”,相信大家可能会一下子想到“数九寒天下大雪”这句唱词,这是歌剧《江姐》中的名句。是的,这位朋友问的“冬至九九歌”也叫“数九歌”,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俗。下面详细解说冬至“九九歌”。

一、“九九歌”的具体内容

? 先把“九九歌”的具体内容提供给大家。

? 首先说明一下,“九九歌”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因为南方的气候不像北方这样寒冷,而“九九歌”主要是针对寒冷季节的“冬季口诀”。

? 还要说明一点的是,“九九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大同小异。这里所选的内容是主要流行于北京一带的说法,也是较为普遍的说法。

? 《九九歌》(也叫《数九歌》)全文如下:

?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二、“九九歌”解释

? 所谓“数九”“九九”是指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数,一直数到九,就是一个“九”,叫作“一九”;然后继续数数,又是数到九,这就是第二个“九”了,就叫“二九”。以此类推,一直数到“九九”,也就是数到第九个“九”,这样就数了九九81天。

? “九九歌”中的“不出手”是指天气乍冷,有点不适应,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要把手放到口袋里取暖。这里虽然说的是“不出手”,不要让手冻着,其实是指天气突然冷起来了,要做好防寒工作。

? “冰上走”表明此时已经是结上厚厚的冰冻了,厚实得可以走人了。同时,这一句也告诉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应该是可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了,可以到外面去锻炼了,比如做冰上运动等。

? “沿河看柳”是说此时已经在酝酿春天了,柳树已经在悄悄萌芽了,只等待“立春”的到来。此时,人们可以出去看看“春芽萌动”的难得景象了。

? “八九雁来”是说候鸟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往北方了。此时,春天的脚步更近了。

? “九九加一九”是指冬至之后数九结束,然后再加一九,这样就是90天了。冬至过后90天,此时已经到了清明节的前夕。冬去春来,农家也就迎来了春耕大忙的时节了,所以说是“耕牛遍地走”。

三、为什么冬至开始“数九”

? “数九”在宋代就已经形成。其形成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 第一个原因:因为冬季漫长,而且寒冷,为了能够熬过这漫长的冬夜,人们便盼着寒冬早点过去。而数数就是一个很好的“熬冬”方式,数过一九,就意味着离春天更进一步了。

?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适应季节的气候变化,因而制定了可以遵循的规律性的口诀。人们在长期观察中发现了气候规律,制定了24节气,同样,人们通过对冬季的观察研究,发现了寒冷季节的演变规律,于是就制定出了“九九歌”,并确定了一些人们遵循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等,这些都是针对不同时间段而取的不同应对手段。

? 因此,可以说,“九九歌”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正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道理,所以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

四、扩展:夏天九九歌

? 与冬季寒冷相对应,夏季则是炎热的季节。也有人仿照冬至“九九歌”,编写了夏至“九九歌”。其内容如下:

?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冬至儿歌顺口溜

冬至到,天气冷,

吃饺子,喝汤圆。

冬至到,阳气生,

一年中,白天长。

冬至到,气渐衰,

日短夜长,冷风刮。

冬至到,人团圆,

家家户户,共欢宴。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这一天,太阳到达其在南半球的最南点,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和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以下是一些冬至的传统习俗。

吃饺子

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吃饺子,这是中国北方的一种传统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来年会有财富和好运。在包饺子的时候,还会放入一些带有特殊寓意的食材,如香菇、韭菜、虾仁等,以增加饺子的美味和吉祥之意。

喝汤圆

在南方,人们会吃汤圆来庆祝冬至。汤圆是一种小巧的甜品,由糯米粉制成,通常搭配着糖水一起食用。汤圆的圆形寓意着家庭团圆,也象征着万物复苏。在吃汤圆的时候,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互相祝福,感受浓浓的亲情和温馨。

祭祀祖先

冬至这一天,人们还会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先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他们被认为是家庭和社会的精神支柱。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一些食品和酒水,摆放在祖先牌位前,向祖先们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冬至在月中谚语

冬至在月中谚语如下:

1、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这句谚语表达的是冬至在月初,年末会交大寒;冬至在月中,天气会非常寒冷,但不会有霜;冬至在月尾,严寒会延续到正月和二月。

2、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这句谚语描述的是冬至出现在月初时,天气比较暖和;冬至出现在月中时,天气变得寒冷;而冬至出现在月末时,寒冷的天气会推迟到来。

3、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意味着如果冬至在农历月中旬,那么冬天可能会比较干燥,不会出现大雪和霜冻。

4、冬至在月底,寒冷正二月表示如果冬至在农历月底,那么来年的正月和二月会比较寒冷。

5、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揭示的是冬至出现的时间与寒冷天气的关系。如果冬至在月初,那么寒冷天气会提前到来;如果冬至在月中,寒冷天气会在节气中达到高峰;如果冬至在月末,寒冷天气会持续到节气结束。

6、冬至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当冬至正好出现在农历月的中旬时,通常意味着这个冬天会比较干燥,不会出现大雪和霜冻。

7、冬至在月中,霜雪两头空当冬至位于农历月中旬时,通常表示该年的冬天前后时段都较少有霜雪天气。

8、冬至月头,卖被买牛;冬至月中,单衣过冬;冬至月尾,卖牛买被。“冬至在月中,无风三尺浪。

9、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0、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1、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底,寒冷正二月。

12、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13、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

14、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

15、冬至在月中,无雨来年丰。

冬至过后,一九到九九的顺口溜是怎么唱的?

1、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解释:

中国民间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

《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

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自冬至起,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

2、山西大同版:

一九二九不算九、

三九四九押门叫狗。

五九六九开门大走,

七九八九河开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解释:

一提起数九,说明天气已经很冷了,但在山西大同地区来说一九二九,在人们心目还不怎么冷,所以不把怎一九二九来计算冷的天气,最冷的天气一般在三九四九这两九中,冷的喂狗的时候,只是押开门缝,把狗叫过来喂,

而不是把送到指定地点(另注:苏北鲁南地区叫"隔门唤狗",意思是太冷了,床都不想下,小孩子在屋内床边就可以拉屎了,然后唤狗进来舔了之意)。等到五九六九基本天气变暖和了,可以出门串门了。基本到七九八九天气回暖,冰已融化。到九九以后,春种开始了。

扩展资料

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人们凭着长期的经验进行了形象记录和概括,编成谣谚,流传于中国民间口头,称作“九九歌”。因为中国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各地气候冷暖变化不一样,所以各地的“九九歌”的内容也不一样。

如北方的“九九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枣强县)“五九半,凌消散。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杨花开。”

(新河县)“春打六九头,卖了皮袄买个牛。”

(晋县)“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荆楚岁时记》)湖南的“九九歌”说:“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地在坝下的蔚县则说:“一九二九,哑门(形容只打开门缝)叫狗(召唤家里的狗);三九四九,冻破碌碡;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九九河重冻,米面撑破翁。”……

这些“九九歌”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至今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直盛行不衰,广泛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