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北京2017年冬天天气如此干燥?

2.北京市历年降雨量数据

为何北京2017年冬天天气如此干燥?

2017年3月北京市天气_2020年3月北京天气记录

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均出现雨雪天气,而北京迟迟未见大范围降雪,被网友评为中国东部“最干城市”。监测显示,自2017年11月以来,北京有一半以上时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40%。在2018年1月10日和11日两天,北京的相对湿度甚至低达20%以下。

1月21日,北京出现了入冬以来首场较大范围降雪天气。“北京常年初雪日为11月29日,今年北京初雪比常年晚了53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说。虽然本次降雪被城区市民抱怨未见“一夜白头”。

自有记录以来,北京最长的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达到114天(10年10月25日至11年2月15日),近十年最长为108天。

北京降水偏少发生在全国降水较往年普遍偏少的大背景下。从去年1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平均偏少50%以上,甚至很多地方较常年平均偏少80%以上。2018年初的两场大范围雨雪,才有效缓解了这异常偏少的态势,而雨雪偏偏“绕”过了北京地区。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25至26日,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等地有大雪,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雪。此外,四川盆地南部、贵州西部、华南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

专家介绍,形成降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降水系统、较充足的水汽和冷空气。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宋文玲分析,2017年12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北风强,即冷空气强,来自南方的水汽条件差,属于“干冷型”,空气较为干燥,形成降雪的条件不够充足。

“傲娇”水汽不肯北上,是造成北京城区干燥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2017年12月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图,当月北京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平均偏少80%以上。持续干冷、无雨雪天气,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与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率。专家指出,华北、黄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天气干燥,公众需注意补充水分。

北京市历年降雨量数据

北京市历年降雨量数据分别是2011年降雨量721.1毫米、2010年降雨量5338毫米、2009年降雨量480.6毫米、2008年降雨量600毫米、2007年降雨量4839毫米、2006年降雨量318毫米、2005年降雨量4107毫米、2004年降雨量483.5毫米、2003年降雨量444.5毫米、2002年降雨量370.4毫米、2001年降雨量3389毫米。

北京市的降雨量相对较少,属于典型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至700毫米左右,较其他地区或沿海城市来说较少。

北京市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夏季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弱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相对较多,占全年降水总量的大部分,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

降雨天气的影响因素

1、湿度: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度量,高湿度会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和降水的可能性。

2、气温: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含量,气温升高能使水蒸气更易凝结成云,并形成降水。

3、气流:不同气流的形成和移动也会影响降水情况,例如,暖湿空气与冷空气的交汇会导致锋面天气,可能引发大范围的降水。

4、地形:地形对降雨分布有显著影响,对于山区或高地,当湿空气上升时,会因为垂直上升而冷却,引发降水,从而形成雨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