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气象局属于国家垂管单位吗

2.在10年地震、旱灾、暴雨等自然灾害后中央财政支出规模

3.海洋科学专业考研可以考什么方向?

4.自然灾害我知道。(数据等详细资料)

5.上海外滩上的灯塔是几时由谁造的?

广东省气象局属于国家垂管单位吗

汕头海面天天气_汕头海洋海面天气预报

广东省气象局成立于1958年9月24日。至2002年止,广东省已建成了广州、阳江、梅州、韶关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探测半径为460公里,可以自动形成多达70多种天气产品);有400多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在业务运行;由中国自行研制的曙光3000计算机(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240亿次)投入业务使用,省新一代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在该计算机环境下运行,水平分辨率14千米,垂直分层31层,预报实效为78小时;接收处理通信卫星从气象卫星地面站实时转发的中国FY-1号和美国NOAA系列极轨气象卫星的云图资料;广东省建成了以卫星通信为主、地面公用数据通信网为辅的气象业务和政务通信体制及高速宽带通信网络,传递分发气象信息;全省市一级的***宽带网也已建设完毕;全省人工值守地面观测站正在逐步改为有线遥测自动站。

省局机关 省局机关内设机构8个:办公室、业务科技处、计划财务处、人事教育处、政策法规处、监察审计处和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省局机关

省局直属单位 省局直属单位9个:广东省气象台(广州中心气象台、广州海洋气象台)、广东省气象信息中心、广东省气候中心(广东省气象档案馆)、广东省大探中心、广东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广东省防雷中心(广东省防雷设施检测所)、广东省气象学校(广东省气象科技培训中心)、广州气象卫星站和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省局直属单位

副省级市气象局 副省级市气象局2个:广州市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

副省级气象局

市(地)气象局 市(地)气象局19个: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佛山、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和珠海市气象局。

市(地)气象局

广州市区级气象局(正处级) 广州市区级气象局(正处级)7个:番禺、花都、海珠、白云、芳村、黄埔、南沙区气象局(台)。

市区级气象局

县(市、区)气象局 县(市、区)气象局69个:增城区、从化区、斗门区、南澳、潮阳区、澄海区、南雄、曲江区、乐昌、翁源、乳源、始兴、仁化、新丰、连平、紫金、龙川、和平、梅县区、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兴宁、惠阳区、惠东、龙门、博罗、陆丰、海丰、台山、新会区、开平、恩平、鹤山、三水区、南海区、顺德区、阳春、阳西、徐闻、雷州、廉江、吴川、遂溪、电白区、信宜、高州、化州、高要、广宁、怀集、四会、封开、德庆、罗定、新兴、郁南、连州、佛岗、英德、阳山、连山、连南、饶平、惠来、揭西、普宁县(市、区)气象局。

县市区气象局

独立观测台站(科级) 独立观测台站(科级)13个:汕头、阳江、韶关、广州番禺、湛江、梅州天气雷达站,上川岛气象观测站,南海农业气象试验站,汕头观象台,广州市气象观测站、清远市气象观测站、阳江市气象观测站,广东省海陵岛海洋气象台(广东省气象科技培训中心海陵岛分中心)。

在10年地震、旱灾、暴雨等自然灾害后中央财政支出规模

2000年,春播期,高温少雨,形成了严重的旱灾,到7月31日受灾面积为61万亩,成灾45.5万亩,绝收10.5万亩(主要分布在:东万口、三道川、白草、马营、镇宁堡、独石口、云州),全县预计粮食产量8400万斤,比正常年减产9600万斤。8月10日赤城镇发生特大暴雨灾害,14时30分到15时10分降雨量27.5mm,东龙村富民路受灾严重,进水户49户,倒塌房屋3间,造成危房24户68间,直接经济损失9000多元。8月12日11时到15时,镇宁堡乡降暴雨,中心最大降水量达100多毫米,汇水面积165平方千米,由于汤泉河上游汇水面积大,降雨历时短,急聚的洪水造成汤泉河沿岸的镇宁堡、赤城镇及样田等乡30多个行政村和县城严重受灾,特别是县城受灾十分严重,洪峰经过县城最大流量357.3立方米/秒,属50年甚至上百年不遇洪水,汤泉水库到县城段2处防洪大堤决口,洪水直冲县城达3.5个小时,冲毁主街道4000多米,362户1398间房进水,造成危房1250间,倒塌房屋225间,洪水冲走轿车1辆,冲断三孔混凝土桥1座,三座桥梁受损,县城直接经济损失1200多万元。三个乡镇:受灾2600户,11000人,农作物成灾17000亩,因水冲淹倒塌房屋131间,造成危房466间,房屋进水535间,淹死大牲畜200多头,猪60多口,羊1200多只,护村护地坝15000米,引水管道700多米,成材树木1400多株,直接经济损失1125万元。基础设施:冲毁“南赤”公路漫水桥1座,路基6千米,路面6千米,28000平方米,塌方流坡15000立方米,挡水坝700米,乡村道路80千米,护林护地坝2600米,饮水机井16眼,通信、供电线杆60多根,部分区域电力、通信中断,黄土梁金矿道路被冲断,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

2001年:

1、进入6月以来,冰雹洪涝灾害严重,涉及到51个行政村。5月底,三道川、大海陀、样田等乡镇发生冻灾,受灾1.6万亩,有0.6万亩蔬菜全部冻死,部分乡镇发生虫灾,受灾面积3万亩。6月7日,白草、赤城镇、龙关镇、大海陀突降暴雨冰雹,农作物受灾面积16.55万亩,成灾10.08万亩,倒塌房屋37间,损坏房屋144间,被洪水冲走农用三轮车3辆、农用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700米、道路9000米,死亡大牲畜28头、羊1324只。直接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

2、6月15日下午,云州、独石口、龙门所等5个乡镇的部分地区下了大到暴雨,并有冰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5.01万亩,成灾4.05万亩,绝收0.94万亩,因灾死亡1人,冲走死亡羊928只,猪7口,冲毁乡村公路20km,函桥2座,护村护BB闼?婊?螅?涤昀?倍蹋?本鄣暮樗?斐商廊?友匕兜恼蚰?ぁ⒊喑钦蚣把?锏认?0多个行政村和县城严重受灾,特别是县城受灾十分严重,洪峰经过县城最大流量357.3立方米/秒,属50年甚至上百年不遇洪水,汤泉水库到县城段2处防洪大堤决口,洪水直冲县城达3.5个小时,冲毁主街道4000多米,362户1398间房进水,造成危房1250间,倒塌房屋225间,洪水冲走轿车1辆,冲断三孔混凝土桥1座,三座桥梁受损,县城直接经济损失1200多万元。三个乡镇:受灾2600户,11000人,农作物成灾17000亩,因水冲淹倒塌房屋131间,造成危房466间,房屋进水535间,淹死大牲畜200多头,猪60多口,羊1200多只,护村护地坝15000米,引水管道700多米,成材树木1400多株,直接经济损失1125万元。基础设施:冲毁“南赤”公路漫水桥1座,路基6千米,路面6千米,28000平方米,塌方流坡15000立方米,挡水坝700米,乡村道路80千米,护林护地坝2600米,饮水机井16眼,通信、供电线杆60多根,部分区域电力、通信中断,黄土梁金矿道路被冲断,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

2001年:

1、进入6月以来,冰雹洪涝灾害严重,涉及到51个行政村。5月底,三道川、大海陀、样田等乡镇发生冻灾,受灾1.6万亩,有0.6万亩蔬菜全部冻死,部分乡镇发生虫灾,受灾面积3万亩。6月7日,白草、赤城镇、龙关镇、大海陀突降暴雨冰雹,农作物受灾面积16.55万亩,成灾10.08万亩,倒塌房屋37间,损坏房屋144间,被洪水冲走农用三轮车3辆、农用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700米、道路9000米,死亡大牲畜28头、羊1324只。直接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

2、6月15日下午,云州、独石口、龙门所等5个乡镇的部分地区下了大到暴雨,并有冰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5.01万亩,成灾4.05万亩,绝收0.94万亩,因灾死亡1人,冲走死亡羊928只,猪7口,冲毁乡村公路20km,函桥2座,护村护地坝4300米,造成危房29户123间,雷击民用变压器1台,电表5块,电视机1台,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3、8月24日报傅匕?300米,造成危房29户123间,雷击民用变压器1台,电表5块,电视机1台,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3、8月24日报告,18个乡镇都遭受旱灾,是继前两年严重旱灾后第三个特大旱灾年。受灾面积70.7万亩,成灾65.6万亩,绝收21万亩。白草、三道川、东万口、马营、独石口、云州、炮梁、大海陀最为严重,减产6300万公斤,仅为三成年景,经济损失7670万元。本年度干旱灾害发生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属历史罕见,总耕地76.3万亩,因旱情只播种61.2万亩。

2002年:

1、 特大旱灾:受灾65万亩,成灾56万亩,涉及1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6.8万户,23.8万人。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最严重的有10个乡镇:马营、三道川、东万口、东卯、茨营子、云州、田家窑、雕鹗、大?妫?8个乡镇都遭受旱灾,是继前两年严重旱灾后第三个特大旱灾年。受灾面积70.7万亩,成灾65.6万亩,绝收21万亩。白草、三道川、东万口、马营、独石口、云州、炮梁、大海陀最为严重,减产6300万公斤,仅为三成年景,经济损失7670万元。本年度干旱灾害发生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属历史罕见,总耕地76.3万亩,因旱情只播种61.2万亩。

2002年:

1、 特大旱灾:受灾65万亩,成灾56万亩,涉及1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6.8万户,23.8万人。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最严重的有10个乡镇:马营、三道川、东万口、东卯、茨营子、云州、田家窑、雕鹗、大海陀、龙门所。

2、 洪涝、冰雹灾害,涉及11个乡镇。作物受灾面积12.5万亩,成灾10.2万亩,绝收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损坏152间,冲走农用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100米、道路7500米,死亡大牲畜20头,羊520只。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7月21日、8月4日龙关、样田、田家窑、炮梁、雕鹗等乡镇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伴有冰雹,形成洪水灾害,农作物受灾5.2万亩,成灾4.3万亩,绝收0.84万亩,毁地0.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进水39户,152间房屋被洪水浸泡,损失粮食2200多公斤,煤8吨,雷击电视机23台,卫星地面接收机15台,冲毁饮水机井6眼,直接经济损失300叮陀、龙门所。

2、 洪涝、冰雹灾害,涉及11个乡镇。作物受灾面积12.5万亩,成灾10.2万亩,绝收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损坏152间,冲走农用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3100米、道路7500米,死亡大牲畜20头,羊520只。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7月21日、8月4日龙关、样田、田家窑、炮梁、雕鹗等乡镇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伴有冰雹,形成洪水灾害,农作物受灾5.2万亩,成灾4.3万亩,绝收0.84万亩,毁地0.16万亩,倒塌房屋15间,进水39户,152间房屋被洪水浸泡,损失粮食2200多公斤,煤8吨,雷击电视机23台,卫星地面接收机15台,冲毁饮水机井6眼,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2003年:

1、 农业在连续四年自然灾害之后,又出现了严重的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00万元。进入6月以来,一直高温少雨,持续干旱,最严重的有龙关、马营、龙门所、云州、后城、雕鹗、东万口、三道川、白草、东卯、茨营子、大海陀12个乡镇,120个行政村。龙关镇进入8月份以来,全境滴雨未降,作物能点燃。18个乡镇,受灾面积54.13万亩,成灾49.36万亩,绝收39.66万亩。

2、 洪涝、冰雹灾害

未进入汛期,云州、独石口、镇宁堡、赤城、样田等乡镇就发生洪涝和冰雹灾害,受灾1100多户,3200多人,因灾死亡4人,重伤2人,农作物受灾8715亩,成灾6365泥万元。

2003年:

1、 农业在连续四年自然灾害之后,又出现了严重的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500万元。进入6月以来,一直高温少雨,持续干旱,最严重的有龙关、马营、龙门所、云州、后城、雕鹗、东万口、三道川、白草、东卯、茨营子、大海陀12个乡镇,120个行政村。龙关镇进入8月份以来,全境滴雨未降,作物能点燃。18个乡镇,受灾面积54.13万亩,成灾49.36万亩,绝收39.66万亩。

2、 洪涝、冰雹灾害

未进入汛期,云州、独石口、镇宁堡、赤城、样田等乡镇就发生洪涝和冰雹灾害,受灾1100多户,3200多人,因灾死亡4人,重伤2人,农作物受灾8715亩,成灾6365亩,绝收3400亩,倒塌房屋141间,损坏369间,冲走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2100米、道路2500米,死亡大牲畜25头、羊210只,冲毁群众存粮250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7月2日下午4时左右,独石口镇马厂村降暴雨,村民郝占明和妻子杨莲不幸被洪水卷走,造成1死1伤。

7月23日下午,镇宁堡下雨近1小时,降水量31mm,在山上摘山杏的胡家窑村村民刘玉、二堡子村民贾佃成、赵家沟村村民马金才被山洪冲走,2人死亡1人重伤。

2004年我县主要遭受了严重洪涝、冰雹灾害。灾害涉及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其中重灾村70个。受灾人口4.55万人,成灾人口3.69万人。因灾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770人,死亡大牲畜7头、羊118只,冲毁乡村公路137.5公里,护村护地坝3700米,成灾面积9.88万亩,绝收面积4.54万亩。据统计,全县粮食产量4800万公斤,比正常年景粮食产量(6000万公斤)减少1200万公斤,为8成年景。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6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69.8万元。7月4日下午3点到4点30分,马营乡境内普降大雨,而且夹杂着冰雹,降水量达40mm,降雨时间一个半小时,全乡23个行政村普遍受灾,重灾村达18个、倒塌群众房屋11间,致使15户群众家中进水,损坏群众房屋5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11万亩,成灾面积4.1万亩,绝收面积2.1万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5万亩。7月15日晚9点,龙关镇尤家沟村遭受洪涝灾害,村民程亮家中4间正房遭洪水袭击全部倒塌,致使20户村民142间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下沉,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元。6月24日下午3点,云州乡云州村村民翟玉祥在村北牧马时不幸被雷击中死亡,村民张喜家被雷击死亡羊38只,吕和堡村因灾倒塌群众房屋2户、5间,损坏群众房屋14户、30间。村民毕春旺家被雷击死亡驴1头、牛1头。农B6,绝收3400亩,倒塌房屋141间,损坏369间,冲走三轮车1辆、小四轮拖拉机1辆,冲毁护村护地坝2100米、道路2500米,死亡大牲畜25头、羊210只,冲毁群众存粮250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7月2日下午4时左右,独石口镇马厂村降暴雨,村民郝占明和妻子杨莲不幸被洪水卷走,造成1死1伤。

7月23日下午,镇宁堡下雨近1小时,降水量31mm,在山上摘山杏的胡家窑村村民刘玉、二堡子村民贾佃成、赵家沟村村民马金才被山洪冲走,2人死亡1人重伤。

2004年我县主要遭受了严重洪涝、冰雹灾害。灾害涉及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其中重灾村70个。受灾人口4.55万人,成灾人口3.69万人。因灾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770人,死亡大牲畜7头、羊118只,冲毁乡村公路137.5公里,护村护地坝3700米,成灾面积9.88万亩,绝收面积4.54万亩。据统计,全县粮食产量4800万公斤,比正常年景粮食产量(6000万公斤)减少1200万公斤,为8成年景。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6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69.8万元。7月4日下午3点到4点30分,马营乡境内普降大雨,而且夹杂着冰雹,降水量达40mm,降雨时间一个半小时,全乡23个行政村普遍受灾,重灾村达18个、倒塌群众房屋11间,致使15户群众家中进水,损坏群众房屋5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11万亩,成灾面积4.1万亩,绝收面积2.1万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5万亩。7月15日晚9点,龙关镇尤家沟村遭受洪涝灾害,村民程亮家中4间正房遭洪水袭击全部倒塌,致使20户村民142间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地基下沉,直接经济损失达15万元。6月24日下午3点,云州乡云州村村民翟玉祥在村北牧马时不幸被雷击中死亡,村民张喜家被雷击死亡羊38只,吕和堡村因灾倒塌群众房屋2户、5间,损坏群众房屋14户、30间。村民毕春旺家被雷击死亡驴1头、牛1头。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亩,成灾面积1800亩,绝收面积450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7月15日下午3点,三道川乡三道川、碾子沟、黑龙山、大营子、达志营、老栅子6个行政村突降暴雨、冰雹,降水量30.2mm,时间长达40分钟,最大冰雹直径达35mm,倒塌群众房屋3户、10间,损坏群众房屋11户、3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290亩,成灾面积3870亩,绝收面积1805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9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6万元。7月15日下午6点,田家夭镇黄草梁、田家窑、三贤庙、陈家窑、井儿洼5个行政村遭受暴雨袭击,暴雨持续时间30多分钟。田家窑村倒塌群众房屋3户、9间,17户群众家中进水,致使这17户、34间房屋地基出现下沉、墙体出现裂缝,形成危房,不能居住,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2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680亩,成灾面积5800亩,绝收面积1300亩。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万元。

8月25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造成1200多人丧生,成为1928年以来对美国影响最严重的飓风。10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造成巴基斯坦7.3万人死亡,近13万人受伤,280万人无家可归。据世界气象组织12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世界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

2006年全球共发生395起自然灾害,造成21796人死亡,受灾总人数达1.345亿。但2000年至2005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398起自然灾害,导致7.7万人死亡、2.96亿人受灾。

报告还说,2006年自然灾害共造成约19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低于过去15年来每年近500亿美元损失的平均水平。2006年除洪灾外,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都低于过去6年的平均水平。报告指出,2006年极端天气造成的灾难次数较以前有了明显增加,这很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2006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共造成5778人死亡;其次是菲律宾的飓风造成1399人丧生。

2007年

1.孟加拉国热带风暴

孟加拉国的人口密度非常大,每平方英里达2639人,因此,这个南亚国家不管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都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1月15日,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同样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时速高达100多英里的风暴将电线刮断,把树木连根拔起,并将大量房屋吹倒。这次自然灾害造成1000多人死亡,50多万人被迫流离失所。但是根据孟加拉国以前的经历,“锡德”还算不了什么,1991年的飓风夺去了14万人的生命。

2.美国东南部大旱

水资源专家喜欢将干旱称为自然灾害中的“罗德尼·丹泽菲尔德”,意指它得不到重视。但是今年席卷美国东南大部分地区的长期干旱引起了美人的重视。佐治亚州和几个邻近的州通常是满眼翠绿,但是现在这些地区正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美国都市化增长最快的亚特兰大的一个地区,目前剩下的水仅够用3个月。随着干旱进一步恶化,水供应下降导致佛罗里达,佐治亚和阿拉巴马州之间发生严重的法律纠纷。人们从2007年的干旱中得到的最大教训是:水可能比能源或石油更加重要。

3.墨西哥大洪水

自然灾害发生在美国等富有的国家,它只能算是一个大麻烦。但是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墨西哥等比较贫穷的国家,它就变成了人类的大灾难。10月底,汹涌的洪水在墨西哥南部的塔瓦斯科和恰帕斯州泛滥成灾。11月有大量农田完全被洪水淹没,据估计,有段时间塔瓦斯科80%的陆地被洪水淹没。有100多万居民受到这次洪水的影响。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说:“这是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4.美国飓风“费利克斯”

在2007年的飓风多发季节,美国受飓风影响的程度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如此幸运。9月4日,强度为5级(可能是最高的级别)的“费利克斯”飓风在尼加拉瓜登陆,风速高达每小时160英里。这次风暴还侵袭了洪都拉斯,并从加勒比海岛擦身而过。在“费利克斯”飓风肆虐期间总共有101人死亡,这场灾难将尼加拉瓜贫困的海岸社区夷为平地。但幸运的是,这次飓风经过浓密的森林地区,风力受阻减小。

5.印度尼西亚泥火山

严格说来,这不是一次天灾,而是由当地的一起天然气钻探项目引起的。失去控制的泥浆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首府泗水附近流出,看起来确实与一些灾难片相似。这次事故从 5月低开始,当时一家天然气钻探公司在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钻探,导致炙热的泥浆从钻井中喷涌而出。该公司设法用水泥堵塞,试图阻止泥浆涌出。但它最后还是冲出地面。到了10月,泥浆以每天大约17万立方英尺的速度流出,完全淹没了附近的村庄和工厂,导致1万多人流离失所。

6.南亚洪水

常年遭受季风雨影响、人口达到数十亿的南亚,总是在缺水和水量过多之间艰难前行。今年夏季南亚遭到了洪水袭击。7月和8月间,印度南部、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出现的一系列反常季风雨引起洪水泛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称:“这是现有记忆中最糟糕的一次洪水。”到8月中旬,这一地区已经转移了大约3000万人,可能有2000多人被洪水夺走性命。据估计,这次洪水造成至少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但是与这一地区受到的贫穷影响相比,这场猛烈的洪水造成的影响更小。

7.朝鲜洪水

8月份,一场大规模洪水席卷了朝鲜南部。虽然相关资料不是很全,但是外界认为有400多人在这场洪水中丧生,而且由它造成的巨大损失迫使平壤一年举行一次的大型运动盛会延期。比这些直接影响更严重的是洪水导致的农田减产,据世界粮食署估计,谷类产品减产量是45万吨。

8.秘鲁地震

2007年是地震发生较少的一年,但是秘鲁是个例外。8月15日,8级地震袭击这个南美国家的中部海岸,导致500多人丧生,1366人受伤,并有5万多所住宅被毁。比索市遭受的破坏最严重,该地80%的建筑被毁,有430人死亡,其中有100多人是在教堂祈祷时,被坍塌的建筑砸死。

9.希腊森林大火

今年夏季,希腊发生严重森林大火。6月、7月和8月持续出现的热浪伴着105华氏度的高温,再加上长期的严重干旱,导致该国极易发生火灾。这次惨烈的森林大火从8月开始,伯罗奔尼撒半岛、阿提卡和埃维厄岛突然发生的大火导致近70人丧生。奥林匹亚(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遗址)的居民被迫与该国南部其他地区的人一起撤离家园。这场可怕的大火整整烧掉了近100万英亩森林。

10.中国洪水

对居住在中国南方潮湿多雨地区的人们来说,洪水已经成为一个定期出现的灾难性事实。春夏季,长江流域经常出现洪灾。最近几年的抗洪准备和经济增长,有助于限制洪水泛滥造成的严重破坏,但是人力却无法控制雨量的多少。今年6月出现的大量降水,导致包括广东省在内的中国南部省份发生洪灾和山体滑坡。

2008年

中国遭遇特大冰雪灾害受华北较强冷空气影响,自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数省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12日,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波及21个省(区、市、兵团),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

2009年

512四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04.1秒(协调世界时06时28分04.1秒),震中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西偏南38。方向约11KM,水磨镇北偏西11.5。约7.5KM(北纬31.0。,东经103.4。)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90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为Ms8.0,矩震级达到了Mw8.3,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可能达到11度,大部分砖石建筑及木屋连地基摧毁,桥梁毁坏,地下管道失去作用,铁路轨道明显弯曲。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达到了Mw8.0(震中位置:北纬30.989,东经103.329)。

高雄地震

台湾省高雄市2010年3月4日早上约8点18分,(东经:120.7度, 北纬:22.98度)在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发生6.7级地震。 高雄甲仙发生里氏规模6.4级地震,各地震度非常明显。

各地震度分别为,台南5级,嘉义5级,屏东4级,山地门5级,台北市1级。是否有造成损害,还需进一步了解。

大陆东南沿海省份福建、广东、浙江同时均有震感。几乎全台湾都感受到震度。短短3个小时内,强震已经引发超过百次的余震,规模超过3.5级以上的有感地震次数,更已多达14次。

据测算,此番地震相当于1.5颗的能量,由于深度只有17公里,而且震央就在台湾本岛陆地上,所以各地震度感受上非常明显。台湾气象部门称,这是高雄地区自公元1900年以来最大地震,且是罕见的潮洲断层错动造成。

海洋科学专业考研可以考什么方向?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资料都可以查得到啦~

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本科四年里找到自己感兴趣想研究的方向,毕竟这个专业涉及的研究面很广,什么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环境治理,海洋资源开发,都可以作为研究生单独的研究方向,每一类中再细分更是很多,适宜从事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海洋事务管理、海洋新技术、海洋科研部门、环保部门的科研工作;化工、石油、地质、水产、交通部门的化学实验及化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海洋沉积、海洋构造和矿产、海岸动力地貌、河口、海岸带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含油盆地地质勘查资料综合解释;河口、海岸带及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气象局、海洋局系统以及交通、军事等部门的海洋调查预报工作、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工作;以及为石油部门海上石油平台设计安装提供有关海洋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工作;

港湾、河口、近海、浅海及深海区的生物本质调查、资源及开发利用工作:可从事普通生物学、普通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有关的科技情报工作;可从事海洋农牧化和水产增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研究工作;可从事盐田、盐湖综合利用和盐田生物学工作;亦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海洋学是一门牵涉面非常广、就业领域非常广泛的行业,需要多学科的人才。其实在大学四年里再想以后的方向也不迟,而且其实其他许多行业海洋毕业生也是可以尝试的,比如大气科学领域、地质勘探领域、气象工作、有关学校的普通生物学教学,电子科技行业等等。

但其实国内的海洋科学还在上升期,没有那么成熟的体系结构,所以考研的话出国也是很好的选择,提个建议有出国想法的同学,本科毕业可以出国。

自然灾害我知道。(数据等详细资料)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发展

凡危害动植物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特征

突然、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持续时间有长有短。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当程度的混乱。一次灾难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事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

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编辑本段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

⑴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⑵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⑶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⑷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⑸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编辑本段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隔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 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但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

一、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甭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二、 洪涝及其它灾害

(一) 雨涝。雨涝是指大范围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洪水泛滥,致使农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设施等遭到淹没的洪涝灾害,以及低地积水难排,造成作物减产失收的渍涝灾害。

(二) 洪水。洪水灾害是指水流脱离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三) 凌汛灾害。凌汛灾害是因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并引起灾害的现象。

(四) 地震灾害。地震水灾是指因地震而诱发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坝造成的洪水灾害。

三、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大风的危害: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根据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归纳为机械损伤、风蚀、生理危害、影响农牧业生产活动等几个方面。台风在大风危害中的破坏力最为突出。

四、热带气旋灾害。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

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鲍鱼、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五、冰雹灾害。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江宝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六、海洋灾害

(一) 风暴潮。来自高纬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西太平洋是生产风暴潮最多的地区。

风暴潮的类型:台风型;冷高压配合黄、渤海气旋型;横向冷高压型;强孤立黄、渤海气旋型;强蒙古低压型;

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我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从北到南是:莱州湾;江苏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门;温州、台州、沙埕至闽江口;广东汕头至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二) 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并在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灾害性海浪按天气系统类型:冷高压型(也称寒潮型);台风型;气旋型;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

(三)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冻结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区域是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灾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或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损坏螺旋桨或船体,并实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运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还是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海冰灾害主要出现特点:我国冬季易于结冰的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四) 海啸。海啸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灾害。

海啸形成的条件:引起海啸的海底地震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级一般在里氏震级的6.5以上;必须有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横跨大洋的大海啸,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的危害: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并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还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五)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地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围内在一段时间中的海水变色现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盖海洋动物滤食和呼吸,从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动物摄食后造成鱼、虾、贝类等中毒死亡。有的还会使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食用后中毒死亡;在以下几节中,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危害面积大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一些防灾救灾的措施。

七、其它灾害

除了地震、洪水、台风、瘟疫等灾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乃至威胁我们的生命以外,我们对雷电、大雾、冰雹等其他灾害也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能力。

雷电

(一)雷电的形成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成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想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二)预防雷击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方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防浓雾

在近低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视线模糊不清,当事人的水平能间距离下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雾有等级之分,能间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为轻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为浓雾。

雾灾的防护措施: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冰雹

(一)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

(二)冰雹的危害

根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将雹害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相当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地的国家之一。

(三)我国冰雹的地理分布特点

1、多雹区:

青藏高原多雹区、北方多雹区、南方多雹区。

2、少雹区:

我国的少雹区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时间分布特征:

我国降雹集中的季节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时期。

根据各地降雹季节的变化特征,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双峰型。

降雹日变化主要有几种类型:午后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四)冰雹的强度特征

降雹范围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

(五)冰雹的预测和防御

1、冰雹是比较难以预报的灾害性天气,气象台以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监测和天气图等大量实时气象信息对冰雹天气进行追踪和外推预报。民间也有许多预报经验,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风,夏季多冰雹”“乌云宝塔形,下边泛红云,冰雹到眼前”等,总结起来预测的方法有六点:

(1)感冷热;(2)辨风向“不刮东风不天潮,不刮南风不下雹”;(3)看云色;(4)听雷声;(5)识闪电;(6)观物象。

2、冰雹的防御:

(1) 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后三项则需要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冰雹来时的应对:

(1) 得知有关冰雹的天气预报,应将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转移到安全地带。

(2) 冰雹来时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门时,应注意保护头、面部。

(3) 若冰雹来时你正在室外,应马上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坚固的建筑物。

(4) 若你正在驾驶汽车,或在车内,应立即将车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贸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5) 有时,冰雹会伴有狂风暴雨,需特别注意预防及躲避。

上海外滩上的灯塔是几时由谁造的?

那是上海外滩信号台

详情如下:

在上海外滩滨江绿地改造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整体移位成功的外滩信号台。这座高49.8米、自重400吨的塔楼,现已重建装饰焕发了青春。

外滩信号台,是上海仅有的两座阿塔努布式建筑之一,塔楼始建于1907年,距今已有87年。然而,外滩信号台的创建历史,则可追溯到1884年,它与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进程是紧密相连的。

一、信号台的由来

信号台的历史,是与国际航海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扩张,商船航运和军舰航行都离不开气象。1853年8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海洋会议上,气象作为航海事业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讨论。1854年,英国商业部成立了气象处,于1861年首次利用信号电码发送暴风雨警报。之后,英国在纽卡斯尔等港口,开始采用悬挂信号的方法发布风暴警报,欧洲各重要港口也相继建立了信号台。

1840年英国殖民者发动了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50年大英轮公司“玛丽伍德”号首辟香港至上海航线后,外商洋行陆续派遣船只前来上海。19世纪50年代,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对外贸易中心。为了使商船和军舰能在“危险的远东海域”安全航行,气象保障也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开埠后,英国和法国传教士先后在上海开展气象观测。之后,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872年8月决定在上海徐家汇建立观象台,同年12月正式开始气象观测。从1873年5月起,在报纸上发表隔日气象观测资料,并在海关对面的布告栏每日公布中国和日本部分地区的天气情报报告,使商船、军舰离港时能获取气象情报。

1879年7月31日,台风侵袭上海,造成重大损失。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斯(M·Dechvrens)对这次台风作了分析研究,并认为只要中国海关、电报公司、法租界公董局等有关当局诚心合作,建立气象警报信号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能恩斯的论文发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支持,尤其是航运公司的经理及船长纷纷写信,期望能看到在上海港建立起气象警报信号台,同时,希望设立标准时间的报告,使航海时针也能得到校准。

1881年9月20日,上海西商总会通过决议,投资筹建向航海者提供天气情况的机构,要求能恩斯神父给予指导。同时,提供资金购买气象观测仪器,于1884年2月18日在远洋轮船上安装。从而扩展了海上气象观测的范围,为建立信号台创造了条件。

二、法租界公董局的建台计划和辞职风波

我国轮船招商局于1873年成立后,先后开辟了驶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美国等国外航线。为了轮船航行安全的需要,招商局于1882年12月求得清政府两江总督左宗棠核准,沿徐家汇路向徐家汇观象台架设电话线杆,以便获得海上气象情报。法租界公董局闻讯后迅速作出反应,于12月21日决定,在洋行、外轮公司集中的外滩黄浦江畔西洋码头附近,法租界洋泾浜桥堍(今延安东路外滩),建立气象警报信号台,并设立对时用的子午时辰球。同时,呈请法国驻沪总领事傅赉世(Flesch)向上海道台邵友廉交涉,要求取得沿徐家汇路向徐家汇观象台架设电话线路的权利。当时法国正侵略越南。为了维护我国的主权,邵友廉以“两江总督左大人已有谕贴核准招商局立杆架线在先”为由,两次严辞拒绝了傅赉世的要求。对此,法租界公董局极为不满,仍以徐家汇路是法国军队修建、公董局拨款保养为理由,表示抗议招商局的立杆架线行为,并再次要求傅赉世与上海道台交涉。由于中法关系日益紧张,法国舰队在我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中法战争一触即发,傅赉世于1883年3月26日复函给公董局,拒绝再行交涉。同时,指责公董局“不能对于此地当局提出任何抗议”,“所有关于国际性质的问题,只有国家代表方有处置的权能。”

法租界公董局第十八届董事会由于架线要求未能达到目的,又受到总领事的指责,总董蒙维尔(Vouillement)、副总董平济利(Blnnlsebli)以及四名董事,于3月29日相继辞职,董事会遂遭改组,建立信号台的计划也暂被搁置。

三、外滩信号台的建立与发展

法租界公董局第十八届董事会于1883年4月19日改选后,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斯写信给公董局说:“以上海如此重要的商埠,若设置一个气象信号台,并核定时刻的标准,是很有重大利益的”。能恩斯避开了架设电话线杆的问题,准备采用人力奔走传送气象报告,仪器设备只需购置一台天文钟和中星仪就可以了。总董奥里乌(N·J·Orion)在4月30日公董局非常会议上宣读了能恩斯的信。5月29日决定,在外滩洋泾浜桥堍创办气象信号台。出资白银3000两购买仪器,每年补助白银300两作为维持费。自丹麦商人于1882年在外滩洋泾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后,徐家汇观象台开通了对各洋行的气象服务电话,不久与信号台的电话也接通,通讯问题得到了解决。

外滩信号台于1884年9月1日正式对外服务。这是在中国领土上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信号台,也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早建立的信号台之一。信号台在行政上划归法租界市政总理处列为附属机构,中外籍员工约有10名。明末阁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第十一世孙徐道生、徐林生都曾在信号台工作过。信号台的业务由徐家汇观象台领导,台长由徐家汇观象台台长兼任,气象警报和授时信号均由徐家汇观象台决定发布。外滩信号台实际上是徐家汇观象台对外服务的“窗口”。

初建时的外滩信号台比较简陋。在一间小屋旁竖立一根木桅杆,悬挂气象警报信号,并有风球指示风向。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信号服务工作,台长劳积勋(A·Froc)于1847年10月18日致函法租界公董局,要求扩大信号台,并附呈了建筑师夏洛(Chollot)拟定的工程计划。公董局接受了该项计划,并拨款1480美元。工程于1898年8月19日完成。

外滩信号台的木桅杆曾先后于1901年8月3日和1906年7月5日两次被台风和雷雨大风折断,子午球突然坠落,砸破了附近办公室的屋顶。由此促使法租界公董局于1906年7月26日决定,尽快建造新的信号台。当时有两个设计方案,一个是铁路工程师查利格伦(Charigron)提出的,另一个是建筑师马第(Marti)提出的。经研究,公董局决定采用马第的设计方案,造价10247美元,于1907年2月6日签订合同,同年3月动工。工程采用木桩,用24捆松树奠基,底座宽11.3米、高4米、塔高36.8米,用钢筋水泥建造。塔顶建竖9米高的报时球桅杆,总高49.8米。工程于1908年7月完工。同时,还添置了气候记录器、风速计、精密时钟等仪器,更换了带有平衡锤的报时球,装置了白色信号灯。新建的信号台于1908年6月23日开始悬挂信号。

外滩信号台于1923年又制定了附房扩建计划,1925年与莱蒙德(Remond)、柯莱(Collet)签订了建造合同。工程于1926年动工,1927年8月完工。这就是现存的外滩信号台全貌。

四、信号服务与信号电码

外滩信号台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气象和授时服务。每天10时、16时在桅杆上升起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信号旗,标明长江口外洋面上的风向、风力实况。1896年1月1日起又增加了雾天情况的报告。这是由设在上海东南83公里的大戢山岛灯塔站提供的观测资料,通过电报局的海底电缆转送到信号台的。每天11时30分悬挂徐家汇观象台发布的当天天气预报或风暴警报信号旗,夜间使用红、白信号灯发布风暴警报“使航海者知所趋避”。从1897年4月19日起,每天16时15分用信号旗报告徐家汇观象台气压表的指数,为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外国商船和军舰校对气压表提供依据。授时服务主要是每天中午将升在桅杆顶上的子午球降落,报告正午12点标准时。从1909年起,在夜间用灯光显示晚上9点标准时。这种精确的授时信号,对于远洋舰船在海上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信号服务日复一日不间断地进行,每年累计工作量相当可观。以1936年为例,悬挂台风位置信号299次,台风信号灯131次,大风信号246次,大戢山岛气象观测实况信号736次,气压表指数信号366次,向报社和公众发布气象信息29698次。每当台风、暴风雨来临时,许多人在信号台等待最新信息,电话铃声不断,每天答询天气数百次之多。

用什么样的信号来发布气象信息是一个重要问题。信号台开始是使用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旗号来发布气象和授时信息的。旗号虽然色彩鲜明,但也有缺陷,在风静时旗号不能飘扬,人们不易辨别。因此,徐家汇观象台根据船长和海员们的意见,对信号不断作了改进。从1897年至1931年,较大的改进有6次。如为了使人们从各个不同方向看空中的信号投影都一致,采用圆形体做标记,有球体、圆柱体、尖端向上或向下的锥体、底部或尖端相连的锥体等,不同形状组成的标记代表10位数码。同时,将远东海域分成若干大小不等的海区,规定用数码表示台风在某一海区的位置和移动路径。台风移动的方位采用海员熟悉的罗盘形式,以32个方位用数码来表示。商船和船长和海军的舰长只要看到信号,就可以作出判断,并决定是否启航和航行的路线。

外滩信号台使用的电码,曾由台长劳积勋先后于1905年在因斯布鲁克举行的国际气象局长会议和1930年4月在香港举行的远东气象会议上分别作了介绍,获得好评,认为“电码之便捷,航用之简便,有推于世界之可能”。中国海关早在1898年就决定,所属各灯塔站统一使用外滩信号台的信号电码。从1931年3月1日起,东亚各国海关所属港口(除朝鲜外)都使用上海外滩信号台的电码悬挂信号。

五、鸣炮示警

1915年7月27日至28日,强台风袭击上海,风速达43.9米/秒(12级)。虽然徐家汇观象台对这次台风作了预报,信号台发布了警报,但损失仍惨重。英、法租界行道树被吹倒6000余棵,黄浦江浮尸200余具,沉船300余艘,损坏船只千余艘,徐家汇天主堂塔顶上的铁十字架也被狂风吹弯,马路积水盈尺,通讯一度中断,工商业陷于停顿。这次台风灾害使社会各界引起极大震动。为了加强对台风的报警和防范工作,上海海关于1916年8月3日发表通告,每当信号台挂起黑球,台风即将来临时,“在陆家嘴楼房鸣炮一响示警”,后又规定在兰路(今兰州路)江海分关同时鸣炮,所有船只均需进港避风。1936年3月,海关又发布公告,将台风警报鸣炮改为三响,与时间号炮有所区别。每当台风即将来临时,在狂风怒吼中,那深沉凄厉的炮声震撼申城,提醒市民做好防台工作,一切船只均不得出港,直到1940年7月27日才停止使用鸣炮示警。

六、“”

外滩信号台成立之时,正是中法战争爆发之际。法国来华邮船不得进入上海港,邮件只能卸在大戢山岛灯塔站,再转运上海海关,由外滩信号台悬挂信号通告法国侨民领取,这是最早的“”。

为西方各国海军舰队提供气象“”,是外滩信号台的一项重要任务。据年报统计,仅1901年至1908年的八年中,这类“”达1115次,平均每年139次。按国别区分,以1907年为例,法国47次、德国34次、意大利20次、英国15次、美国8次、奥地利5次、丹麦1次。应西方各国空军和航空驾驶员的要求,自1920年3月1日起,外滩信号台提供的徐家汇观象台气象公报中,增加了三个高度的风向,在对云的观测中推断了云底高度。

外滩信号台台长龙相齐(Gherjzi)于1938年参观了汉堡德国海洋气象台、伦敦英国空军部、华盛顿美国气象局、巴黎法国气象局、意大利水道部、香港和马尼拉气象台,回到上海后说:“与各国同类信号台相比,上海外滩信号台毫不逊色,甚至有些方面超过它们”。正由于此,外滩信号台和徐家汇观象台受到西方各国的支持和称赞。上海英租界工部局从1897年起承担外滩信号台经费开支的一半。日本明治天皇于1903年11月24日授于劳积勋台长“瑞宝勋章”。法国海军部于1919年10月提供一台精密的天文钟,以改善信号台的授时服务。由法国海军部长莱涅(Leygnes)提议,经法国议会表决通过,每年向徐家汇观象台提供补助金12000法朗,法国海军上将吉莱(Gilley)率领的海军参观团于1923年到达上海,向外滩信号台和徐家汇观象台的神父及员工表示了“感激之情”。

七、从“孤岛”到黎明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于1937年11月12日沦陷,租界成为“孤岛”。由于各地逃难的同胞以及世界各地的流亡者来到上海租界,资金和劳动力激增,经济出现畸形的虚假繁荣。在此期间,中国内地的气象站都已停止发报,但太平洋地区以及福州、汕头等地气象站仍继续工作,徐家汇观象台仍能发布台风和日常的气象预报,外滩信号台坚持进行气象服务和信号报警。同时,由于设在巴黎的国际时间局的帮助,徐家汇观象台自1939年7月起,与世界各国20个观象台建立了确定标准时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因而,外滩信号台的授时服务也有了改进。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孤岛”局面结束。根据法国驻沪总领事馆的指示,外滩信号台的气象和授时服务暂停。不久,徐家汇观象台提出了在日军占领下恢复业务工作的方案,每天11时、16时两次气象要素观测实况和天气预报仍在外滩信号台公布,但不发无线电广播。

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法国维希政府和日本分别向汪伪国民政府“交还”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外滩信号台由日伪上海特别市第八区公署接管。该区工务处副处长许贯三任台长。原台长卜尔克(M·Burgand)在报告中表示:“保证在上海市政府第八区管理之下,照常办事于上海工商事业之中”,“与日本当局互相通气,以冀事业日渐发展”。同年12月31日,日伪上海特别市第八区公署署长陈公博聘任卜尔克神父为外滩信号台副台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中央气象局会同上海市政府接收了外滩信号台,改组成为上海气象台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郑子政任台长。1946年6月,上海气象台将国际间议定的气象信号及地方风暴信号重新公布施行。黎明前的上海,通货膨胀,百业萧条,经济崩溃,但外滩信号台仍坚持开展气象服务。

上海解放后,军管会于1949年5月31日发布命令,派员接管了当时设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的上海气象台,外滩信号台同时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50年6月,美国挑起了朝鲜战争。同年12月11日,军管会命令接管了徐家汇观象台。随着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为了保障海上和内河航运以及渔民的安全,于1952年成立外滩气象站,自1953年1月1日起恢复气象观测和信号服务。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的通知,对外发布海洋气象预报,遇有台风或大风时,悬挂警报信号,并为航海部门提供气象咨询服务。

1957年初,上海中心气象台成立了专门服务机构,与海运、航运、铁路、机场、码头等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了电话服务网络,海岸电台加强了船舶气象报告,人民广播电台不断改进天气预报的广播。随着通讯工具的逐步现代化,有线和无线通讯以及新闻媒介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适应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因此,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957年2月15日决定,外滩气象站停止工作,风暴警报信号由港监部门负责悬挂。

如今,外滩信号台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留下的这座古典式西洋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据悉,它将开辟为外滩发展史料展览室,供游人观瞻,成为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一组新的旅游景点。